资深人士说|哪吒形象为何多变?科举制度中止的意外之举( 三 )


唐朝时期 , 哪吒的形象多记录在佛教经典中 , 是依附于毗沙门天王而存在的 , 其形象就是佛教中的护法神;当元帝国建立后 , 曾短暂取消科举制度 , 元帝国是马上得天下 , 所以实行了与宋朝“崇文抑武”截然相反的国策 , 统治者重武轻文 , 儒生不受重视 , 特别是科举取消后 , 天下学子 , 没有了上升途径 , 大量的书生处于失业中 。
元朝建立前后 , 科举制度被取消了近70年 , 儒生入仕之路被彻底堵死 , 但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 他们在思想上摆脱了传统封建规范的束缚 , 特别是死板的儒家思想包袱 , 在观念和想法上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
广大儒生 , 时间充足 , 并且把各种奇思异想都用在写作中 , 用在元杂剧的创作中 , 在受到异质文化的影响下 , 他们的思想变得更加自由 , 更加豪迈 , 在创作中灵感迸发 , 更加具有活力 , 这一时期 , 哪吒的形象以及故事情节都有很大的改变 。
资深人士说|哪吒形象为何多变?科举制度中止的意外之举
文章图片
文人为了寻找出路 , 或者养家糊口 , 他们为了使作品大卖 , 在创作中更多地接近百姓生活 , 在艺术风格和思想内容上 , 更加鲜活 , 明快 , 充实 , 并且更加能反映千万民众的心里呼声;例如哪吒降妖伏魔 , 充当正义的战神 , 就是对社会现实的隐性反映 。
结尾
哪吒形象 , 经过元朝五花八门的改变后 , 到了明朝三教合流的背景下 , 佛教和道教的知识体系不断地被更多的知识分子涉足 , 文人为了谋生 , 一些畅销的怪异小说 , 大量涌入市场 , 哪吒的形象更加多样化 。
【资深人士说|哪吒形象为何多变?科举制度中止的意外之举】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哪吒 , 就是以佛教中的哪吒故事为素材 , 结合民间传说 , 话本故事等题材 ,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 将哪吒虚构成道教神话中玉皇大帝手下的一员猛将;而在《封神演义》中 , 哪吒变成法力无边 , 骨秀清研的道教孩童神 , 但仍保留了佛教中“愤怒、凶恶”的本质 , 实为外佛内道之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