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敦煌,被沙漠戈壁包围的小绿州为何被赞誉为世界文明的汇流中心?01 丝路的缘起02 脆弱的中心03大漠的魅力04 孤独的守望05 永远的悲伤06 人类的敦煌( 五 )


整整七年 , 没有人理会王道士呈交的秘密 , 面对藏经洞里的文化宝藏 , 孤立无援的王圆箓也一定感到过一种说不清的沉重与困惑 。
但他毕竟已经做了一个普通人所能做的一切 , 面对三危山下历代住持的圆寂塔 , 他可以略略感到心安了 。
敦煌有古经书现世的消息已经散布了出去 , 王道士为筹措经费连送带卖而散佚的少量卷子也开始在坊间流传 。
1907年 , 英国人斯坦因循着线索来到莫高窟 , 次年 , 法国人伯希和进入藏经洞 。 一前一后 , 莫高窟的大量经书文物被连哄带骗地以极低的价格卷走 。 除此之外 , 美国、日本和俄国的考察队也闻风而至……
保罗·伯希和在藏经洞翻检经卷▼
敦煌|敦煌,被沙漠戈壁包围的小绿州为何被赞誉为世界文明的汇流中心?01 丝路的缘起02 脆弱的中心03大漠的魅力04 孤独的守望05 永远的悲伤06 人类的敦煌
本文插图

四万多件藏经洞遗书 , 大量精美的塑像 , 甚至连墙上的壁画都被这些所谓的探险家割下来打包装箱 , 大摇大摆地用马车拉走 。
对于莫高窟 , 这无疑是一次惨不忍睹的掠夺 , 而对于当时的整个中国 , 这不过是无数掠夺中最为平静、也最不引人注目的一个 。
美国人兰登·华尔纳窃取的唐代塑像▼
敦煌|敦煌,被沙漠戈壁包围的小绿州为何被赞誉为世界文明的汇流中心?01 丝路的缘起02 脆弱的中心03大漠的魅力04 孤独的守望05 永远的悲伤06 人类的敦煌
本文插图

因为文物是在王道士手中遗失的 , 他自然要为此承担骂名 。 但 , 在一个连国家最高统治者也要对西方人奴颜婢膝的时代 , 我们又有什么底气对他倾注愤怒?
我们只能去恨那个积贫积弱的时代 , 也只能把这种恨化作奋发图强的内力 , 这样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不会再遭受同样的欺辱 。
06 人类的敦煌 敦煌 , 自汉代以来就成为多民族、多文化共荣共生的前沿阵地 , 始凿于魏晋时期的敦煌石窟更是秉承了这种开放包容的精神 。
从王公权贵到平民百姓 , 不论民族 , 不论阶层 , 都可以成为石窟的开凿者和供养人 , 所以石窟所展现的内容也包罗万象 。
释迦牟尼涅槃像(莫高窟158窟)▼
敦煌|敦煌,被沙漠戈壁包围的小绿州为何被赞誉为世界文明的汇流中心?01 丝路的缘起02 脆弱的中心03大漠的魅力04 孤独的守望05 永远的悲伤06 人类的敦煌
本文插图

石窟的造像和壁画除美学和宗教价值外 , 还囊括了不同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歌舞、杂技、耕作、狩猎、营商、出行等历史事件和生活场景 。 而浩如烟海的敦煌遗书 , 所涵盖的范围更加广阔 , 内容也更加翔实 。
这些宝贵的历史遗赠是研究中古时期中国乃至整个欧亚大陆的历史学、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以及文学史、艺术史、科技史、民族史最难得、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
乐舞反弹琵琶(莫高窟112窟)▼
敦煌|敦煌,被沙漠戈壁包围的小绿州为何被赞誉为世界文明的汇流中心?01 丝路的缘起02 脆弱的中心03大漠的魅力04 孤独的守望05 永远的悲伤06 人类的敦煌
本文插图

其实敦煌不只有莫高窟 , 还有西千佛洞、东千佛洞、榆林窟和五个庙石窟 , 它们大都地处偏远 , 抵达不易 , 所以从明代后期就基本处于乏人问津 , 自生自灭的状态 。
直到莫高窟藏经洞文物在西方引起轰动 , 北京的学者们才后知后觉地把目光投向这片被遗忘甚久的土地 。
1944年 , 国民政府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成立了敦煌艺术研究所 , 敦煌石窟群第一次被置于国家机构的庇护下 。 至此 , 数万件敦煌遗书已经流落国外30余年 , 世界各地的学者早已展开对敦煌文化的研究和探索 。
固然 , 文化遗产被窃取令人痛心 , 但也许正是这样 , 敦煌学的崛起和发展才会如此地苍劲有力 。
众多才华横溢的青年人不远万里赶到敦煌 , 面对残破不堪的石窟 , 他们没有沉浸在悲伤中止步不前 , 而是怀着极大的热忱和紧迫的使命感在黄土崖壁上埋头苦干 。
他们知道 , 与其去恨 , 不如努力不再落后于人 , 与其去争 , 不如让那份瑰宝折射出更绚烂的光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