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敦煌,被沙漠戈壁包围的小绿州为何被赞誉为世界文明的汇流中心?01 丝路的缘起02 脆弱的中心03大漠的魅力04 孤独的守望05 永远的悲伤06 人类的敦煌( 二 )
所以当人们历尽辛苦抵达敦煌 , 势必要在此停靠好些时日 , 补充饮水和给养 , 为接下来的行程做足准备 。
当滞留在敦煌的商人和货物越来越多 , 一部分人便干脆不再前进 , 直接在敦煌的集市上做起了生意 。 作为丝绸之路交通枢纽的敦煌 , 也进一步担起了贸易重镇的角色 。
伴随着贸易而来的 , 除了各色各样的商品 , 还有不同的宗教、语言、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和生产技术 , 敦煌成为东西方文明碰撞交融、和谐共生的乐土 。
技艺精湛的画师们把当年的生活场面以佛教故事的形式描绘在了敦煌石窟的墙壁上 。 今天 , 透过色彩斑斓的壁画 , 我们仍能感受到那个遥远时代的繁华盛景 。
胡旋舞(莫高窟220窟)▼
本文插图
1986年3月 ,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红旗》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敦煌吐鲁番学”的论文 , 文中写到“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 , 再没有第五个 , 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 , 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 , 再没有第二个 。 ”
季羡林先生的结论后来也成为人们述说敦煌时反复引用的名言 , 敦煌作为四大文明汇流中心的历史地位也已被普遍接受 。 然而 , 只有亲自来走过一遭 , 才会真正明白 , 这是一个多么顽强又多么脆弱的文化中心 。
本文插图
虽然敦煌从古至今都名声在外 , 但它本质上仍然只是一小片被沙漠戈壁包围的绿洲 , 没有丝毫向外拓展的纵深 。
这里的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 , 但蒸发量却超过2500毫米 , 是中国最为干旱的地带之一 。
正是在这样的地方 , 敦煌 , 依托着径流量并不大的党河 , 走过了数千年薪火不灭的岁月 。
发源于祁连山的党河原本是疏勒河的第一大支流 , 两河汇聚的地方也曾经是面阔70多平方公里的哈拉诺尔湖 。
然而从清朝中后期开始 , 人们大规模开垦湿地 , 引水灌溉 , 党河的水量急剧减少 。 到1970年代 , 人们又在鸣沙山的西侧筑坝蓄水 , 党河下游基本断流 。 而疏勒河的境遇与党河如出一辙 , 这直接导致了哈拉诺尔湖的彻底干涸……
在远古时代 , 党河和疏勒河将哈拉诺尔湖灌满后 , 还要向西溢出 , 最终注入罗布泊 。
如海一般宽广的罗布泊 , 在湖水充盈时 , 成就了神秘的楼兰古国 。 但其枯竭速度也一定是在朝夕之间 , 楼兰才会又一声不响地湮没得如此干脆 。
我们在敦煌的戈壁上驱车穿梭 , 路边的指示牌时常跳出“南湖”、“西湖”的字样 , 可以想象 , 这片干渴的土地上一定也曾湖沼连天 , 水波荡漾 。
我瞪大了眼睛 , 以为马上就会有湖泊惊现 。 然而 , 等了许久 , 等来的却是一排硕大的标语:不要让敦煌成为第二个楼兰!
03大漠的魅力 在敦煌的鸣山路上 , 一抬头就能看见如瓷塑般光洁硬朗的巨大沙丘横卧在路的尽头 , 虎视眈眈地望着脚下的这片绿洲 。
强劲的西风裹挟着库木塔格的黄沙一路东进 , 直到遇见三危山和黑石峰的阻拦 , 沙子才一粒粒沉降下来 , 日久天长 , 聚以成山 , 这就是敦煌的地标——鸣沙山 。
本文插图
来到敦煌 , 你一定会惊叹 , 城市和沙漠会如此亲近 , 在沙山下生活的人会如此坦然 。
方圆近800平方公里的鸣沙山也只被看成了一座大型游乐场 , 在这里 , 沙漠并不让人恐惧 , 你可以放下一切顾虑 , 跳进温柔的沙海 , 恣意狂欢 。
事实上 , 鸣沙山并非一直固定不动 , 只不过它移动的速度太缓慢 , 让人难以觉察 。
推荐阅读
- 游敦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敦煌沙州夜市迎来旺季
- 地理沙龙号|我国西南部的云南省出现“蝗灾”,不过并不是之前的“沙漠飞蝗”
- 自制小发明|我国最“袖珍”的沙漠,面积小到仅200亩,却成为影视取景地
- |全球“最美”沙漠,拥有3500多种植物,吸引众多游客前往
- 知行摄旅行|越野自驾穿越腾格里沙漠,戏水三道湖游记攻略
- 小茜爱旅游|我国有一座沙漠,剩下200亩却没人治理了,距离北京不到100公里
- 厦门玩乐|拉斯维加斯地处沙漠,为何很短时间内,建成美国繁华大都市?
- 趣头条|【避暑生活双节为伴】穿越库布齐沙漠,用彼此心灵感受自然魅力!
- VIVA旅行家|去过了巴丹吉林,我才爱上沙漠。
- 植物园|南宁超美的植物园,森林中竟藏着一片小“沙漠”!荷花也开了,赶紧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