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昉:竭力保护忠良的明末宰相( 五 )


居乡之时 , 黄景昉寄情山水、热心公益 , 并留下《礼拜寺塔》二首、《宿清源洞留题》二首、《捐六十金助修洛阳桥工成纪事》等诗篇 。后曾登游九日山 , 并留下《游九日山》诗二首 。其一曰:“似尔供流寓 , 休官策未迂 。驳斑秦砚眼 , 夭矫晋松须 。虫食碑苔尽 , 鹤窥丹火无 。相传旧舶使 , 曾此祭天吴 。”另一首诗曰:“扪葛攀萝上 , 千年此度看 。日风生静晓 , 人鸟避高寒 。海老黄龙徙 , 秋深白露残 。讵知烟影里 , 一簇是南安 。”在游览笋江之后 , 亦作《笋江月色》诗一首:“横披万丈水晶屏 , 肯比寒光照浅江 。江气向人元自白 , 月魏连树不知青 。锦袍擢舸闻供奉 , 罗袜凌波怨洞庭 。谁谱浪沙东去曲 , 夜深歌与老龙听 。”
崇祯十七年(1644年)发生甲申之变 , 崇祯帝自缢于万岁山 , 大明王朝宣告灭亡 。消息传至晋江 , 景昉悲从中来 , 在《闻甲申三月十九日京师报痛绝》中写道:“徐乐憂崩土 , 于茲信有焉 。将旗迟北指 , 儒议沮南迁 。号咷巢焚旅 , 玄黄血战干 。小臣肠断尽 , 辞阙甫经年 。”在《哭临承天寺中》又写道:“大痛讵能忍 , 炎州六月寒 。引声风送咽 , 倾泪海增澜 。天降淫威爽 , 佛徵果报难 。寺钟三万杵 , 何处望长安 。”这也促使他潜心治学 , 并写下《宦梦录》等书 。后来 , 他在《宦梦录》自序云:“余以癸未秋谢政归 , 逼腊抵里 , 越岁春 , 忽国变闻 , 意皇甚 , 忽忽无生 。稍间 , 收召魂魄 , 因追叙余平生交游 , 始乙卯 , 讫癸未 , 为《宦梦录》四卷……主恩国论 , 世态物情 , 备载其中 , 于壬癸之际尤呜咽 , 有余悲焉 。”可见其对明王朝的眷念难舍 。
崇祯十七年九月十六日 , 黄道周造访泉州 , 黄景昉与蒋德璟、林胤昌、周廷鑨等好友陪他登游清源山 。一行人怀古之余 , 追忆故国 , 北向挥涕 。清源山僧语林胤昌曰:“自有清源以来 , 未有今日之游之盛者 。金马玉堂三学士 , 清风明月两天官 。”此事被林胤昌记于《清源独闲诗》中 。
在登游清源山南台时 , 黄景昉曾吟咏一诗:“绝壁何缘玉一区 , 即教善画莫能图 。为云合覆三千界 , 置邑将容十五都 。日出金鸡啼破汉 , 风来黑鲤渴吞湖 。诸公彩笔夸强健 , 最早诗成字字珠 。”登巢云岩时 , 则留诗两首 , 一曰:“能于青紫外 , 别作一枝栖 。踏径输猿引 , 衔杯觉鸟啼 。石痕甃绿玉 , 泉响骤青犀 。慷慨风流事 , 前贤视屡齐 。”另一曰:“落落嵚崎性 , 微云曷与居 。磴拏春树细 , 溪咽暮钟虚 。二史乘箕早 , 孤臣拜杖余 。殷勤祝洞壑 , 长奉绿文书 。”在参观蜕岩后咏曰:“绝顶松阴夹道栽 , 天然华盖护中台 。人烟绕郭鸡栖处 , 石乳澄潭虎啸来 。海估风微飞豆过 , 山僧日晚采茶回 。神仙脱骨终何许?浊世空消酒一杯 。”“隔宿重游未厌频 , 十年虚负北山神 。空桐树老霜前色 , 通草花开梦后身 。闲数溪桥鸦点点 , 笑看郡郭堞鳞鳞 。何人伏屦还孤往?三变蓬莱海上尘 。”(见《清源山志》)其诗往往写物见情 , 寓意深远 。
惦念故国 幻梦难追
清顺治二年(1645年) , 清军下江南 , 郑鸿逵兵败 , 奉唐王朱聿键入福州 , 与郑芝龙、张肯堂、吴春枝、黄道周等共拥立之 , 建号隆武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54》载曰:“唐王时召(景昉)入直 , 未几复告归 。”唐王遣中书舍人陈翔赴晋江以原官敦聘黄景昉 , 景昉方才应召 , 但不久即告归 。
唐王复明失败后 , 黄景昉蛰居家中十余年 , 以著述为事 。他多才多艺 , 撰有《湘隐堂文集》《馆阁旧事》《读史唯疑》《宦梦录》《经史要论》《双声叠韵谱》《古今明堂记》《易林》《瓯安馆诗集》《东崖诗稿》《鹿鸠咏》《国史唯疑》《馆寮十志》等众多著作 。为明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资料 , 为中华文化的传承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
根据黄景昉《睦宗十二志》中所述 , 其故居在泉州“涂门礼拜寺前” , 即今清真寺附近 。《泉州古城踏勘·黄景昉相国府》载:“在宽仁铺(今涂门街灵慈宫沟)……第宅坐北朝南 , 中有园林瓯安馆 , 池亭楼阁 , 皆极讲究 , 实甲全郡 。清乾隆、嘉庆年间其后裔售予安海金墩黄氏商人 。涂门街拓改 , 采集其中主要建筑构件及部分建筑材料移建芳草园中 。”据泉州文保专家黄真真介绍 , 现今芳草园崇正书院内即有部分建筑构件来自景昉宅 , 人们透过这里的建筑还依稀能感受当年相国府的雄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