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冢洋介▲华语影坛最大谜团!为什么香港电影当年突然断崖式衰落了?( 三 )
千禧年后 , 正式进入第四阶段
《阿凡达》《复仇者联盟4》这样的超A级大片 ,
海外票房要占到70%以上 。
现在回头来看 ,
让香港电影人彻底向好莱坞俯首称臣的大片 , 正是1997年上映的卡神鸿篇巨制《泰坦尼克号》 , 当年在香港狂揽1.28亿港币 。
比“港片本土票房王”周星驰《功夫》6127万港币 , 多了近一倍 。
刘德华甚至还在2年后“恰烂饭” ,
拍了一部豆瓣5.7的拙劣致敬作《爱情梦幻号》
自此 ,
香港电影人意识到席卷全球的荷里活大片是他们无法战胜的!
而于此同时 ,
千禧年后 , 韩国电影取消审查制度 , 朴赞郁的《老男孩》摘得戛纳大奖
韩国电影人士气大振 , 韩影的浪潮席卷整个亚洲 。
今年的奥斯卡上 ,
奉俊昊的《寄生虫》更是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4项大奖 。
完成了华语片电影人想都不敢想的巨大成就 。
在好莱坞CG大片和韩国犀利神作的双重夹击下 ,
香港电影失去了最为重要的买家台湾市场 , 以及整个东亚以及东南亚影市 。
而此时的内地院线市场还没爆发 , 碟市则被各种盗版商垄断 。
显然光靠这个仅有几百万人口的弹丸之地 , 养不活奢侈的电影工业 。
纯港片被时代抛弃了 , 衰落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
03
内忧
顶级人才纷纷外流+内地影市大爆发
如果将商业比作水 , 那么人才就是鱼 。
一旦感受到水的方向有变 , 领头鱼的嗅觉往往是最敏感的 。
成就港片黄金时代的三大巨星成龙、李连杰、周润发 , 不约而同地在1998年 , 选择离开香港 , 前往好莱坞 , 分别拍摄了
《尖峰时刻》、《替身杀手》、《致命武器4》
自此 , 开启了在好莱坞的打拼岁月 。
只留“喜剧之王”周星驰一人 , 像如今的古天乐那样 , 独木撑起香港电影在90年代末期最后的荣光!
而在2002年之后 ,
三大巨星成龙、李连杰、周润发又不约而同地回到中国内地 。
以《神话》《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正式开启了华语商业巨制的新征程 。
随着内地影市的票房大爆发 ,
整个华语电影的权力中心也从香港搬到了北京 。
香港电影人纷纷北上 , 普通话越来越好 , 失去港味的合拍片成了绝对主流 。
人不为己 , 天诛地灭 。
港片影迷们不能怪罪成龙、李连杰、周润发97回归前远走美国好莱坞 , 千禧年过后又回中国内地开启新事业的选择 。
如果你是他们仨 , 当时也会这么选 。
事实上 ,
电影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化核武器” , 与所在地的经济情况有很大关系 。
04
本质
经济体量决定电影行业繁荣
从过往的一切经验来看 ,
只有占据经济高地 , 才能真正对外输出文化 。
香港电影真正的崛起 , 其实源自上世纪60年代 。
那时的香港经济开始起飞 , 商贸逐渐繁荣 , 人口不断流入 , 文化日益多样 , 与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并称为“亚洲四小龙” 。
在经济腾飞的大背景下 ,
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出品的武侠片、功夫片以其出色的娱乐性、观赏性风行全亚洲 。 并催生了嘉禾、思远、嘉宝公司等一系列港片厂牌 。
毕竟 , 当时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大片并未东侵 , 大部分华人观众对电影的标准还是比较低 。
在获得了充裕资金的滋润后 , 邵氏电影迅速崛起 。
从1961年成立 , 到1987年关停 , 一共制作了超过1000部商业电影 。
也让香港一度成为仅次于好莱坞的世界第二大电影产地 , 并在东亚、东南亚等影市建立了自己独有的影响力 。
电影行业的繁荣自然会产生大导演和名演员这两项稀缺资源 。
推荐阅读
- 『华晨宇』“华晨宇”最特别的三首歌,整个“华语乐坛”你找不来第二首!
- 【华语乐坛】你认为代表当今华语乐坛最高水准的男歌手是谁?
- :杨超越登顶华语女歌手影响力榜首,流量女团满前十,她们的歌呢?
- 【陈琳】她是华语乐坛流行天后,提携过杨坤,自杀身亡两任丈夫为争遗产对簿公堂
- 周杰伦▲华语乐坛的唯一天王,新歌一出便是爆款,他代表了一个时代
- 「林忆莲」金曲流传30年,最早的概念女歌手,至今仍是华语歌后
- 「小娘惹」电视剧《小娘惹》:陈盛成观众意难平,他是否比洋介更适合菊香?
- 【周星驰】海外影响力最大的四部华语电影,周星驰张国荣各一部,成龙未上榜
- 「方文山」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中学毕业的方文山,写出华语乐坛的璀璨
- [孙楠]曾经“华语乐坛常青树”的孙楠,怎样将“一手好牌”打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