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号外|婴儿食道长成“死胡同”武汉协和国内首用机器人完成食道闭锁手术

“我一会就带程程回家 , 我们一家总算可以团圆了!”6月10日上午11时 , 武汉协和医院小儿外科医务人员为患儿程程(化名)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满月仪式 。 20天前 , 该科汤绍涛主任团队为出生只有16天的程程成功施行国内首例机器人胸腔镜食道闭锁手术 , 现在已经满月的她即将出院 。
本地号外|婴儿食道长成“死胡同”武汉协和国内首用机器人完成食道闭锁手术
文章图片
来自恩施的刘先生与妻子育有一女 , 他常年从事建筑工作 , 妻子一心在家相夫教子 。 生活越来越富足的两口子想再添新丁 , 5月4日 , 全家人心心念的程程来到他们身边 , 本以为其乐融融的四口之家会因此平添许多喜乐 , 可是程程频频出现的小状况让刘先生伤透了脑筋 。
【本地号外|婴儿食道长成“死胡同”武汉协和国内首用机器人完成食道闭锁手术】“出生后 , 我们尝试给他喂母乳 , 但是他吃了就吐 。 ”百思不解的刘先生一度以为是孩子肠胃不适 , 想调养两天会好些 。 可是连续四天 , 程程都无法进食 , 一吃就吐、口吐泡泡 , 还伴有呼吸稍促及呛咳 。 他们紧急将程程送往当地医院 , 因一直无法查明后转入协和医院 。
协和医院小儿外科主任汤绍涛教授发现孩子的口腔和鼻腔均不能插入胃管 , 高度怀疑是食管闭锁 , 再通过临床判断和造影检查 , 孩子的食管确成了“死胡同” , 定性为食道闭锁I型 。 小儿外科团队迅速组织会诊并确定手术方案:达芬奇机器人探查+食道重建术 。 对于刚出生只有16天的程程 , 要在他巴掌大胸部打小洞 , 通过达芬奇机器人进行微创 , 麻醉、手术难度大 。
5月20日下午14:30 , 手术紧张有序的进行着 。 小儿外科以汤绍涛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与以麻醉科主任陈向东教授为首的团队 , 及手术室高兴莲护士长团队反复讨论 , 综合本团队200余例小儿机器人手术经验 , 成功为程程施行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的手术 。 术中食管吻合精准严密 , 手术耗时2小时 , 术中甚至没有出血 。
至此 , 这个出生只有16天、体重6斤2两的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程程 , 为国内首例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的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病例 。
据了解 , 食管闭锁是新生儿严重的消化道畸形疾病 , 发生率1:3000~4000 。 食管闭锁的治疗牵涉到术前评估、麻醉、手术、重症监护、围手术期管理、营养等多个学科领域 , 因此 , 食道闭锁的治疗成功率被学界认为是小儿外科综合实力体现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 作为目前最先进的微创手术平台 , 但是如何将达芬奇机器人应用于婴幼儿 , 特别是新生儿手术成为世界性的难题 。 2015年法国医生首先尝试应用达芬奇机器人完成III型食管闭锁手术 , 3例患儿中2例失败 , 原因是新生儿肋间隙、胸腔容积狭小 , 机器人置入胸腔以及机器臂胸腔内、外碰撞频繁 , 使得手术艰难或中转 , 之后一直未有医生再次尝试 。
(北青报采访人员李卓雅通讯员聂文闻张茜彭锦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