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留痕|为何总能抓住犯人?瞧最后一句写的啥,古代“通缉令”那么抽象

【历史留痕|为何总能抓住犯人?瞧最后一句写的啥,古代“通缉令”那么抽象】古代的“通缉令”都是出现在汉朝之后的 , 因为之前没有纸要想画一个画像还是很难的 , 就算是抽象也抽象不出来 。 不过在之后 , 一旦发现重大案件的犯人 , 一般都是会根据熟人的描述进行画像 , 之后将其画像分到全国各地 。 当然古代的画技和画笔也注定着很难画出人的原貌 , 所以最终能得到也只是抽象的画像 。 可是这样古人是怎么抓到犯人的呢?瞧瞧最后一句写的啥 。
历史留痕|为何总能抓住犯人?瞧最后一句写的啥,古代“通缉令”那么抽象
文章图片
在影视剧中 , 官府在抓捕嫌犯时 , 通常会在各大城墙上张贴一张“通缉令” , 也叫“画影图形” 。 事实上 , 正史关于“通缉令”的记载寥寥无几 , 准确来说只有两次 , 第一次记载是在《明史·黄绾传》 , 山西大同发生兵变 , 礼部侍郎黄绾签发了画像通缉令“绾复图形购首恶数人” 。 第二次是清朝乾隆五十一年 , 河北大名流氓段文经造反劫狱 , 清政府“将段文经画影图形 , 到处悬挂 。 其实 , “通缉令”并非在每个朝代都有 , 至少在东汉之前一定没有 。 “通缉令”主要依托于纸张对人物进行素描画像 , 若是在竹简上画素描 , 实在是太困难了 , 所以在纸张出现之前 , 根本不存在什么通缉令 。
历史留痕|为何总能抓住犯人?瞧最后一句写的啥,古代“通缉令”那么抽象
文章图片
《明史·黄绾传》中有记载 , 明朝嘉靖十三年 , 山西大同发生兵变 , 礼部侍郎黄绾签发了画像通缉令“绾复图形购首恶数人” 。
这些罪犯的头像画的那叫一个惨啊 , 画像和本人相貌差别非常大 。 这也没有办法 , 毕竟当时没有复印机 , 每个画师的水平又不一样 , 而且又都是临摹的上级所发下来的 , 通缉令上的肖像 , 这一来二去的 , 就越画越难辨认了 。
虽然古代没有现代的身份证 , 但古代统治者对人口流动却有很大的限制 。
历史留痕|为何总能抓住犯人?瞧最后一句写的啥,古代“通缉令”那么抽象
文章图片
以明朝为例 , 如果一个人想要远离自己居住地百里之远 , 那么就需要“路引” , 这是指由当地政府签发的 , 类似于通行证之类的东西 。
因此 , 古代的罪犯若是逃亡到其他地方 , 一旦遭到盘问 , 身份得不到证明 , 又拿不出路引的话 , 就会被官府收押 。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 哪怕画像再抽象也难逃罗网
然而 , 以上的办法 , 实际上都不如通缉令后面的一句话有用 。
那么这最后一句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注明悬赏金额 。
古代官府颁发的通缉令中 , 除了有犯人的相关信息外 , 还会标注一定数额的悬赏金 , “凡抓捕犯人者 , 赏银XX两 。 ”
只要是向官府提供线索 , 就会获得相应的赏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