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从“兰考之问”到“兰考之变”——河南省兰考县精准扶贫案例
河南兰考 , 在中国共产党人价值坐标上矗立着一座丰碑——焦裕禄精神 。 然而 , 精神富有的兰考县却戴着一顶“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
“守着焦裕禄精神50年 , 为什么没脱贫?”2014年春 , 时任县委书记王新军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提出这一振聋发聩的问题 。 这一问 , 后来被称为“兰考之问” 。
兰考县委、县政府经慎重研究 , 郑重提出了“三年脱贫 , 七年小康”的奋斗目标 。 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 , 80多万兰考人民奋力脱贫 。
本文插图
兰考县惠安街道何寨村梨园喜获丰收
“改变兰考贫困的面貌 , 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 ”这是54年前焦裕禄为之拼搏的愿望 , 今天 , 这个愿望终于初步实现了 。 在全面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 , 兰考率先摘掉贫困县帽子 , 意义深远 。
主要做法
1、督查贯彻始终 , 确保脱贫实效
2015年 , 兰考组建了县委、县政府督查局 , 负责对扶贫全过程进行督查 , 尝试了“陪伴式”督查新模式 。 在精准识别“回头看”的工作中 , 县督察局、扶贫办边识别、边督查、边反馈、边整改 , 确保贫困对象精准、扶贫工作有效 。
另外 , 兰考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 , 重点检查驻村队员考勤、脱贫规划制定、工作台账推进等情况 , 确保每名驻村干部在农村住得下、干得好、有发展 。 同时 , 兰考建立驻村帮扶系统和督查系统相互印证机制 。
2、建立“ 一户一档” , 实现贫困档案标准化
为了确保扶贫攻坚的精准化和有效性 , 兰考县以“六个精准”为导向 , 推动村级档案标准化建设 。
本文插图
扶贫办对仪封乡一户一档填写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兰考|从“兰考之问”到“兰考之变”——河南省兰考县精准扶贫案例】
为每个贫困户建立了标准化的档案 , 一户一个编号、一户一个档案 , 档案内有扶贫手册、贫困户信息及帮扶情况等11项内容 , 细化了贫困户各项信息指标 , 记录了对贫困户的帮扶措施、成效及脱贫过程 , 实现“一户一档” 。
通过档案系统化、标准化 , 有效地解决了2014年建档立卡时对象识别不准、贫困户信息不全、帮扶措施不精等问题 , 确保了因户施策、精准脱贫“不落一户 , 不少一人” 。
3、健全体制机制 , 强化驻村力量
为使驻村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 确保帮扶工作人员真蹲实住、真帮实扶 , 县里对驻村帮扶工作实施严格管理 , 注重加强对帮扶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 , 提升帮扶干部开展扶贫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
工作队在乡镇(街道)党委的领导下配合村“两委”开展工作 , 队员是代表 , 单位是后盾 , 一把手负总责 。 从各乡镇(街道)明确多名优秀干部入驻 , 专职从事基层党建和扶贫工作 , 按照对驻村工作队员的要求对其进行管理和考核 , 实现所有行政村驻村帮扶工作全覆盖 , 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 村村有脱贫规划、户户有脱贫措施 , 切实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 不拔穷根 , 不撤队伍 。
本文插图
召开兰考县脱贫攻坚精准帮扶推进会
4、针对“ 穷根” 开“ 药方” , 精准施策助脱贫
脱贫攻坚成效在于精准施策 。 只有针对农户致贫的原因开出脱贫的“药方” , 才能治愈“穷病”奔向小康 。 为此 , 兰考县针对贫困户致贫的不同原因 , 因村因户制宜地制定了12项精准帮扶政策 , 大大提高了扶贫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