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的读书时光|东汉文人为何出现自杀之风?这是当时社会风貌的展现,原因复杂( 三 )


韩馥辞别袁绍 , 往依张邈 。 后来袁绍派遣使者与张邈商量事情 , 因为共同以耳语商量 , 韩馥在场 , 怀疑两者针对自己有谋划 。 韩馥害怕 , 没过一会 , 便如厕自杀 。 这种自杀行为的实质便是害怕别人谋害自己 , 而自己又无法逃脱 , 便用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 以免被害更惨 。
由上可知 , 因为恐惧自杀的东汉文人多是身处高位或者曾经身处高位 , 在触犯法律或者得罪强权以后 , 他们心生恐惧 , 便用自杀的方式来逃脱罪责或者逃避强权的迫害 , 因恐惧自杀的东汉文人都是为了寻求解脱 。 尽忠自杀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 , 无求生以害仁 , 有杀身以成仁 。 ”《孟子·告子上》:“生 , 我所欲也;义 , 亦我所欲也 。 二者不可得兼 , 舍生而取义者也 。 ”两者的意思都是有志之士 , 宁肯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去追求仁德 , 追求正义 。 东汉文人的尽忠自杀跟这种说法不谋而合 。尽忠自杀多是下级对上级或者臣对君、国家的一种效忠性自杀 。 虽然自杀者可能面临的情况各异 , 但是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效忠者为了使自己的效忠对象名声不受损 , 从而避免损害自身形象 。 下面试举几例加以说明 。

林夏的读书时光|东汉文人为何出现自杀之风?这是当时社会风貌的展现,原因复杂
本文插图

《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列传》:初 , 平帝时 , 蜀郡王皓为美阳令 , 王嘉为郎 。 王莽篡位 , 并弃官西归 。 及公孙述称帝 , 遣使征皓、嘉 , 恐不至 , 遂先系其妻、子 。 使者谓嘉曰:“速装 , 妻子可全 。 ”对曰:“犬马犹识主 , 况于人乎!”王皓先自刎 , 以首付使者 。 述怒 , 遂诛皓家属 。 王嘉闻而叹曰:“后之哉!”乃对使者伏剑而死 。
平帝时 , 王皓、王嘉同郡为官 , 后王莽篡位 , 两人一起辞官西归 。 到了公孙述称帝 , 想要征辟两位为官 , 怕两位不就职 , 便绑架两人妻子以相要挟 。 然而王嘉、王皓对朝廷极为忠诚 , 宁死不事二主 。 王皓先自刎 , 王嘉随后亦自杀 。 两人真可谓舍生取义矣 。
当时战乱 , 温序不慎被苟宇所劫 。 苟宇以共图天下来诱降温序再三 , 都被温序断然拒绝 , 由温序那些决绝的话语可知 , 温序确是一个忠心于朝廷 , 忠心于自己信念的文人 。 苟宇虽然不能劝降温序 , 但仍被温序的义气所打动 , 仍而赐其自刎 , 温序虽慷慨就义 。 由温序的例子可知 , 即使身处战乱 , 东汉社会动荡 , 朝廷腐败 , 东汉文人仍能够对朝廷保持忠心 , 怀恩感德 , 不至背叛 。
古代讲求君臣、父子 , 家国同构 , 东汉文人的孝悌之风 , 儿子对待父亲应该绝对的服从与孝顺 。 那么现在再来看东汉文人因为效忠而自杀的现象 , 便很容易理解了 。 因为臣对君的态度就应该像子对父的态度一样 , 绝对的服从 , 绝对的忠心 , 东汉文人为了维护君 , 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 当然从反方面来看 , 东汉文人的这种尽忠自杀之风也有些许迂腐的成分 , 正如罗宗强所说:“士人的悲剧 , 是他们分明已知朝廷腐败到已无可挽回的地步 , 而仍以其一片忠心 , 强扶持之 , 披潇洒风流之举世荣名 , 而未能脱尽儒生之迂腐 , 当然就非走向了悲剧的结局不可 。 ”绝望自杀
绝望自杀 , 主要是受外界压力逼迫进而走向绝望的自杀行为 。 通常来说 , 强迫者的地位应该高于自杀者 , 他们或是皇权或是强权 , 使逼迫者不得不接受现实 , 进而走向绝望自杀的道路 。 绝望自杀 , 主要是受外界压力逼迫进而走向绝望的自杀行为 。 通常来说 , 强迫者的地位应该高于自杀者 , 他们或是皇权或是强权 , 使逼迫者不得不接受现实 , 进而走向绝望自杀的道路 。
《后汉书》卷二十六《侯歆傳》 :尝因朝会 , 闻帝读隗嚣、公孙述相与书 , 歆曰:“亡国之君皆有才 , 桀、纣亦有才 。 ”帝大怒 , 以为激发 。 歆又证岁将饥凶 , 指天画地 , 言甚刚切 , 坐免归田里 。 帝犹不释 , 复遣使宣诏责之 。 司隶校尉鲍永固请不能得 , 歆及子婴竟自杀 。 歆素有重名 , 死非其罪 , 众多不厌 , 帝乃追赐钱谷 , 以成礼葬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