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药,胡适是饭
作家孙郁鲁迅疏远胡适重要的原因 , 是在知识分子角色的理解上有很大不同 。 前者要远离利害 , 那结果是不与权力者合作 。 后者则认为 , 要建立民主、自由制度 , 空而论道殊为可笑 , 不妨加入政府或帮助政府做事 , 所谓“好政府主义”的主张就是这样来的 。鲁迅与胡适在中国大陆是很热的人物 。 可惜两人的遗产被划在不同营垒里 , 左派视鲁夫子为精神的先驱 , 自由主义则认为他们在沿着胡适之路寻找未来 。 这其实是单值思维之见 。鲁迅与胡适的关系 , 不像人们形容的那么可怕 。 细细分析 , 他们确有不少交叉的地方 。 了解了他们的相似处 , 才知道他们分道扬镳的原因 。在新文化运动初期 , 鲁迅与胡适的许多观点惊人地相似 。 比如对白话文的态度 , 对儒学的理解 , 对人道主义艺术的思考 , 都有逻辑的相似性 。 胡适的《尝试集》 , 鲁迅的《呐喊》《彷徨》 , 都是开创新风之作 , 且白话文的使用都颇为自如 , 与旧的士大夫的遗产颇为隔膜了 。在他们之后 , 文学与学术 , 都与晚清学人有了界限 , 剔去了陈腐的东西 , 融入了西洋的鲜活的思想 。 此后中国文学有了新的元素 , 新文学以不可阻挡之势前行着 。 就贡献而言 , 他们都是彪炳史册的人物 。鲁迅留学日本 , 读了尼采之书 , 且受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诸人影响 , 思想有两种对立的元素并存 。
一是人道的思想 , 科学的理念 。 这些是讲究确切性、绝对性的 。 其立人的理念就在这个层面上建立起来的 。 但另一方面 , 尼采、克尔恺郭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传统 , 使他的认识论带有了非确切性、反本质主义的色调 。 这主要反映在文学文本的深层结构中 。新文化运动初期 , 在与保守群落论战的时候 , 鲁迅与胡适站在一起 , 用的也是绝对化的话语方式 。 进化论、改革的思路 , 都是一种本质主义思想的外化 。 新文学的建立 , 没有这样的意识是不行的 。 在这方面 , 胡适的基本理论框架和理性模型 , 颇为完整 , 也最有特色 。 说他是领军人物 , 确实实至名归 。如果不是因为政治原因和复杂的社会环境 , 他们的差异可能只在审美的层面上 。 后来的情况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 鲁迅与胡适渐行渐远 , 为文化群落的分裂各助其力 , 无意中改变了历史的地图 。众所周知 , 鲁迅是章太炎的学生 , 章门弟子 , 多有狂士之风 。 在学问上 , 有六朝的味道 , 方法上则延续了清人的朴学传统 。 就是说 , 在学理上求精求深之余 , 趣味上有反士大夫的痕迹 。 章太炎写文章 , 词语不同于常人 , 陌生化的表达里蕴含着反流行的思想 。他们多为文章家 。 文章家 , 旧式的以桐城派为主 , 把思维变窄了 。 章门弟子是反桐城派的 , 往往走险境 , 不想在旧路徘徊 。 或者说 , 文章之道在另一个层面上 , 没有重复以往的滥调 。 在审美上 , 喜欢李贺、李商隐一类的人物 。可是胡适中规中矩 , 他虽然也远离桐城旧气 , 但在气韵上除了一泓清水的陈述外 , 跌宕起伏之音寥寥 , 章门弟子就看不上他了 , 以为缺少味道 。 而学术又不同佛学、禅宗等等 , 私下有些讥语 。 门户的事情 , 和真理可能很远 , 我们且不说它 。看鲁迅和胡适在《新青年》《语丝》上发表的文章 , 格局与气象之别是明显的 。 一个不太正经 , 一个过于正经 。 《狂人日记》把时空颠倒成混沌无序之所 , 灰暗的背景里流出的却是最本真的东西 。而胡适的《婚姻大事》《差不多先生传》 , 系正面的透视 , 理性清晰得似线条 , 繁而不乱 。 前者像天外来客 , 系超人方有的文本;后者则是儒者之声 , 乃万变不离其宗的思想者的独白 。胡适作品背后有自己的启蒙理念 。 作为一个文化的审视者 , 他对审视者自身是不太怀疑的 , 因为觉得自己找到了人间的方向感 。 但鲁迅以为 , 自己是一个黑暗里的人 , 还没有看见未来之路 。 即便后来同情苏联 , 迷惘的意识照例挥之不去 。
推荐阅读
- 从鲁迅看《论语》,说说孔融及白娘子的人生观问题
- 教授与作家
- 生命飞扬的大欢喜:如何理解鲁迅的“复仇”
- 作家一天到底能写多少字?
- 那些老师启蒙了再现《红楼梦》曹文笔的作家唐国明
- 胡适与贾宝玉思想相通:都不具备建构性
- 唐国明:被“零乡”的我们,全在撒娇,全在撒娇
- 瞒着胡适娶校花的北大校长蒋梦麟
- 新加坡的反对党只是摆设吗?
- 借用鲁迅的话之前,过过脑子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