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倩婷|“厌女症”的后果,比想象中隐蔽而可怕( 三 )


妇女权利工作者、时事评论作者吕频以中国人的第一代偶像高仓健为例分析:“高仓健的银幕人设其实很可怕 , 如果你跟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 , 你会被他的冷漠、不愿与人沟通 , 逼得发狂 。 但是你(作为观众)会觉得这样的人太酷了 。 ”
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性的集体偶像 , 高仓健阳刚、冷峻的形象深入人心 。 吕频指出 , 在这种偶像崇拜关系下 , 部分女性观众可能会有一种期待——霸道的他会看到我 , 所以我是特别的 。 “她需要男性的权威人物 , 对我这个卑微的女性做出关注 。 这是人们自我肯定比较低的现象 。 ”吕频说 。
在日常活动层面 , 工作、活动、游戏分组 , 你会不会抵触跟女性同在一组?柯倩婷在女性课程中提到 , 如果有 , 很可能是你下意识认为男人更优秀 , 更可依赖 , 更可信任 。 你是否常觉得 , 女人方向感不好?女人逻辑混乱 , 情绪化 , 做不好管理?你是不是觉得女人身体“邪门” , 认为开工开业等大事 , 最好不要请来月经的、生孩子未满月的女人?这些 , 都是厌女的表现 。
厌女观念如此普遍 , 以至于现实中几乎随处可见 。 吕频举例 , 公司里 , 男人有领导力的行为 , 常被认为是很正面的 。 在女人身上 , 可能会被人认为她是一个控制狂 , 甚至认为这个领导处于更年期 。
“厌女(通常表现为)贬低别人的价值观 。 ”吕频说 , 贬低的目的则是要把一些人从眼前 , 尤其是跟自己的竞争中排挤出去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厌女是一个工具 。 有人从厌女言行中获益 。 厌女不仅是一种坏习惯 , 它是有利益驱动的 。 ”
在职场中 , 一些人常会给女性预设一个位置:顺从的、卑下的 , 这几乎成为厌女者默认的女性“出厂模式” 。 如果一个女性 , 竟然挑战男性的地位 , “竟然不服从于你应处的卑下位置 , 那你就是可恶的 , 你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被攻击的” 。 柯倩婷说 , 即便挑战成功的职场女性 , 也要面对更尴尬的身份认同 。 她们会获得很多称呼:母老虎、女强人、女汉子、女超人、职场女魔头等 。 甚至很多女性 , 也会以此自嘲 。
03
“膈应”的小石子无处不在
2017年 , 雅君在看了日本社会学学者上野千鹤子写的 《厌女》后 , 才意识到 , 自己从童年到青春期 , 很长一段时间里 , 都是位厌女症患者 。
她的生活里 , 好像有一本女生行为指南 , 上面写满了“女生就该如何如何” 。 她后来在公号“雅君的好用分享”写了一篇文章 , 《我曾经很讨厌自己是个女人》 , 回忆这段经历 。 小时候 , 雅君爱跑爱跳 , 胆子大 , 是爬树翻墙一把好手;她有时粗心冒失 , 丢三落四 , 也不爱收拾 , 衣服穿一天就脏了 。 于是 , 这些行为给她带来了一句评语:“你一点都没有姑娘家的样子 。 ”
这可能是很多中国女孩都曾遭受过的灵魂责难 。 雅君常会困惑 , 为什么大人常说 , 小男孩淘气正常 , 受点伤也没事 , 还能练皮实点 , 女孩子就不能淘气不听话呢?
进入青春期 , 雅君把自己扮成假小子 , 剪短发 , 穿男装小码 , 颜色不是黑灰就是蓝绿 。 班里身体发育较早的女生往往成为男生私下讨论的话题 。 为了脱离这种命运 , 雅君会让男生以“兄弟”相称 , 即便上大学后 , 有次和高中时的男性朋友见面 , 对方还习惯性地喊她“哥哥” 。
有次语文老师夸她的文字细腻、温柔 , “内心很女生” , 雅君的第一反应是惊吓 , 立刻反驳 , “我哪里女生了?” “我连文字泄露自己有女性化的一面都感到恐慌 。 ”雅君回忆道 , “我不想做一个被打压的女性 , 不想被歧视 。 把自己往男生那边靠拢 。 这完全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方式 。 ”这段经历也是很多女性成长中常遇到的 。
“有的老师会觉得女生学不好数理化 。 我听建筑师朋友说 , 有些重大建筑上梁的时候 , 不会让女性在场(怕不吉利) 。 ”雅君对本刊采访人员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