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春|从武将到文臣,立大功者最终被族灭,汉朝的另一面:寡恩

秦始皇建立秦朝统一六国后 ,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封建王朝 , 在王朝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中 , 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立下卓越功勋的功臣 , 而如何与这些功臣相处就成了历代帝王的一大难题 。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强大的一个朝代 , 汉代经济强盛 , 文化统一 , 民族融合 , 文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 汉朝同样出过很多的名人志士 , 他们为国家出谋划策 , 为汉朝的繁荣昌盛立下过汗马功劳 。 而汉朝皇帝在面对这些功臣的时候 , 就显得有些残忍了 。
邓海春|从武将到文臣,立大功者最终被族灭,汉朝的另一面:寡恩
文章图片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属汉宣帝了 , 汉宣帝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君 , 其统治时期是汉朝最为兴盛的时期 , 被称为“孝宣中兴” 。 就是这样一位贤君 , 在面对功臣时却毫不手下留情 , 赵广汉、盖宽饶、韩延寿、杨恽等都不得其死 。 其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君臣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 由于汉朝中央集权制度也并不完善 , 皇帝猜忌、防范权臣 , 并通过诛杀这些人来巩固自己的话语权 , 这并不稀奇 。 汉宣帝幼年经历了惨绝人寰的灭门之灾 , 这使得他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显得较为极端 , 这恰恰为我们完整展现了汉代说不清 , 道不明的君臣关系 。
邓海春|从武将到文臣,立大功者最终被族灭,汉朝的另一面:寡恩
文章图片
汉代的繁荣无需赘述 , 但想要体现汉代寡恩的一面却并不容易 , 笔者希望通过晁错和主父偃的例子来更具象的展现汉代的另一面 。 首先来说晁错 , 晁错是西汉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 在汉景帝时期官至御史大夫 , 位列三公 。 汉景帝登基之前 , 晁错就是太子潜邸的老臣了 , 汉景帝登基后更是兢兢业业的为汉景帝出谋划策 。
邓海春|从武将到文臣,立大功者最终被族灭,汉朝的另一面:寡恩
文章图片
晁错为了汉景帝的江山殚精竭虑 , 汉景帝也对着晁错信任有加 , 在晁错向汉景帝献出了非常得罪人的削藩之策后 , 由于汉景帝的宠信 , 竟然没人敢公开站出来反对 。 晁错直到被杀 , 一直都是汉景帝最为信任的臣子 , 即便如此汉景帝最终还是用腰斩的极刑将晁错处死 , 这是为什么呢?
邓海春|从武将到文臣,立大功者最终被族灭,汉朝的另一面:寡恩
文章图片
【邓海春|从武将到文臣,立大功者最终被族灭,汉朝的另一面:寡恩】晁错之所以会死原因还是出在他向汉景帝提出的削藩这件事上 , 虽然没人敢站出来反对晁错 , 但要被削减封地的七个藩王可不怕晁错 。 汉景帝刚要对这些藩王动手 , 这些藩王就先反了 , 这些藩王以诛晁错为名起兵 , 要清君侧 。 晁错也丝毫不惧 , 直接建议景帝御驾亲征 , 永绝后患 。 但这时有人给汉景帝出了个主意 , 这人说 , 既然这七国藩王出兵的借口是杀掉晁错这个妖言惑君的奸臣 , 那我们不如顺水推舟 , 自己先杀了晁错并昭告天下 。 这样一来七王失去了叛乱的理由 , 也就能暂时缓解现在的局势 , 我们再赦免这些藩王并放弃削藩 , 是不是就能兵不血刃的平定这次叛乱 。
汉景帝可能也不希望战火影响汉朝的繁荣 , 就采纳了这个意见 , 而斩杀晁错的方法也十分残忍 。 先是派人去找晁错 , 让他上朝议事 , 然后在路上直接将其腰斩 。 就这样 , 晁错还穿着朝服准备上朝 , 却不明不白的死在了半路 。 而晁错的死 , 却没有平息七王之乱 , 人家清君侧真的只是个借口 , 晁错却因为这个借口丢了性命 。 讽刺的是 , 这次七王之乱虽然来势汹汹 , 但不到三个月就被镇压了 。
邓海春|从武将到文臣,立大功者最终被族灭,汉朝的另一面:寡恩
文章图片
主父偃和晁错一样 , 死的都有些不明不白 , 主父偃是汉武帝时期的谋臣 。 主父偃也想帮皇帝解决“削藩”这个难题 , 不过他比晁错聪明多了 , 他没有直接下手削藩 , 而是向汉武帝提出了“推恩令” 。 推恩令的内容就是让藩王们将封国再次分封给嫡长子外其他的儿子们 , 这样一来一国变成了两三个小国家 , 单独一个藩国的势力削弱了 , 无法威胁到汉朝的统治 , 削藩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