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路符给我|后唐第二任皇帝李嗣源"邺都兵变"新解( 三 )


本文插图

但很快 , 贝州叛军就杀到了邺都城下 , 史彦琼的部队一触即溃 , 史彦琼自己单骑逃回了洛阳 , 当天 , 叛军便占据了魏博重镇邺都 , 叛乱也逐渐变得不可收拾起来 。 02李存勖的猜忌和李嗣源的上位之旅
赵再礼和皇甫晖发动的叛乱越来越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 邢州、沧州等魏博军镇及周边城池都发生了叛乱 。 一开始 , 李存勖是不想要李嗣源率兵出战的 , 他首先安排的是自己的爱将元行钦 , 以他为行营招讨使讨伐叛军 , 但他“久而无功” 。
接着 , 李存勖有了自己率军出征的想法 , 但枢密使、宰相等重臣都说:“京师者 , 天下根本 , 虽四方有变 , 陛下宜居中以制之 。 ”劝李存勖不要贸然出击 , 以免动摇国本 。 本来这段话看着还很正常 , 但接下去的对话 , 就不禁让人想入非非了 。
李存勖听了说道:“元行钦讨平叛乱没有成果 , 现在我的大儿子 , 魏王李继岌率领的平定前蜀的大军还在汉中一带 , 没有可用的将领了 , 我必须得亲自率军平叛!”
枢密使李绍宏等人说:“陛下依靠着谋臣武将取得了天下 , 今天只不过一州有叛乱 , 怎么就说没有将领可用呢?蕃汉总管李嗣源是陛下的宗亲 , 自从陛下建立国家以来 , 历经无数大战 , 哪座城池不被他攻下 , 哪个敌人不被他击败呢?我们考虑了一下 , 只要委托李将军出马 , 邺都叛军不足为患 。 ”
话到了这里就开始逐渐变味了 , 李存勖不想要李嗣源领军出战的意味几乎就挂在嘴上了:“我要靠着李嗣源守卫在我的身边呢 , 你们最好再选一个别的人 。 ”
大臣们像是杠上了一般 , 又说道:“我们考虑好了 , 这件事除了李将军 , 没有其他人可以胜任 。 ”最终 , 李嗣源还是被李存勖委任为剿灭叛军的将领 , 领兵北上 。
这段君臣对话记载在《旧五代史》中 , 首先 , 李存勖不信任李嗣源已经是明白无误的了 , 但让我们感兴趣的 , 则是这一班大臣坚持要李嗣源掌兵的动机 。 按照字面意思来看 , 大臣们认为这场叛乱只有李嗣源能够平定 , 所以得让李嗣源出马 。
不过有人阴谋论一点的说 , 朝堂之上大臣们力争让李嗣源领军出京 , 是要以图大事 , 或者李嗣源之前与他们打过招呼 。 从事实来看 , 李嗣源领兵出了洛阳之后 , 果真是如猛虎归山一般 , 2个月后 , 李存勖就身死国灭 , 李嗣源登基称帝 。
同时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 , 此时李存勖身边的大臣们 , 已经不是完全和他一条心了 。 而且 , 这个枢密使李绍宏 , 史书上记载 , 之前李嗣源照拂过他 , 所以他进入中枢之后 , 也经常替李嗣源说话 , “及帝(李嗣源)在洛阳 , 群小多以飞语谤毁 , 绍宏每为庇护” , 两个人关系应该是比较亲密的 , 有提前沟通的可能 。
这样看着似乎能够串起来支持阴谋论 , 但下路符认为 , 这个非常完美的分析还是站不住脚 。 首先第一点就是 , 邺都叛乱一开始 , 李嗣源是吃惊的 , 完全想不到自己领来平叛的军队首先哗变 。 其次 , 李嗣源本人也多次表示 , “吾心不负天地 , 祸福之来 , 吾无所避 , 付之于天 , 卿勿多谈也” 。 最后 , 这群大臣不是一个缜密的集团 , 能够做到分工明确、未卜先知 。
所以 , 对于李嗣源领兵北上以及群臣力荐李嗣源领兵这件事 , 下路符倾向于分析到李存勖此时已经不相信李嗣源 , 大臣们出于对局势的担心而力荐李嗣源为止 。 再深一步的推断 , 也许李绍宏其中还夹杂了一点对李嗣源本身的担心 , 怕他留在洛阳会遭遇不测 。
所以在这里下路符有了第一个推论 , 李存勖派李嗣源领兵出战是无奈之举 , 但事先没人会预料到平叛的军队也会反叛 , 而且李嗣源本身也没有反叛的心思 。 至于其他的推测 , 甚至这场朝堂之上的争论 , 是李嗣源与大臣们演的双簧 , 那就完全没有证据证明了 , 除非有新的史料出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