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黄权壮 黄科安 | 叙述学视角下散文“真实性”初探( 二 )
楼肇明、王彬和陈剑晖三位学者都注意到散文文本中作者与叙述者之间的特殊关系 , 相关观点富有启发 , 但是 , 他们都省略或忽视了作者与叙述者的中介环节——隐含作者 , 而将这两个从叙述学角度来说根本不同的概念直接挂钩 , 这就有点草率了;而且 , 他们都将散文“真实性”问题局限在散文与小说相区别的层面上 , 论述上未能超越经验主义色彩 , 因此 , 离系统性解决该问题仍有很长一段路 。
2从隐含作者到叙述者 :“广义散文”文本之虚实判断
(一)“广义散文”本文叙述交流过程中的“隐含作者”
所谓“广义散文”文本 , 是指这样一种文本组织形态 , 它以散行体为形式特征 , “含有世界观的价值和个性色彩” , “与评价、情感因素息息相关” , “作者的因素(个人的或群体的、集体的因素)在这里尤显重要” , 可称之为“话语文本”; [7]其外延包括古代实用性与文学性兼备的“文章”、文学性散文以及传统形态与现代形态的小说等 。 “广义散文”文本的叙述交流过程简图如下:
本文插图
在这些要素中 , 作者和读者属于本体论范畴 , 都是指现实生活中的人 。 隐含作者指处于特定写作状态的作者 , 实质也是指现实中的人 。 隐含读者是隐含作者写作时所想象的读者形象 。 文本层包括叙述者、叙述内容和受述者 , 属于反映论范畴 。 叙述者是指“表达出构成文本的语言符号的那个行为者” ,[8]即“说话人”;“叙述内容”指叙述者向受述者讲述的所有信息;受述者是指叙述内容的接收者 。 这里 , 需要对众说纷纭的“隐含作者”概念进行重点解释 。
“广义散文”文本像一切文本一样都是人类间接交流的媒介 。 在间接交流中 , 读者不在现场 , 作者对于读者的把握 , 只能根据其对读者及其相关情况的掌握去想象 , 并结合自己的意图来组织文本 , 因此 , 作者不得不进入特定的写作状态 , 从而与以往或日常状态的自己相区别 , 以便完成特定的写作任务 。 这个处于特定文本写作状态的作者就叫隐含作者 , 又称为作者的“替身”或“第二自我” ,[9]属于本体论范畴 。 所以 , “隐含作者”概念的提出者韦恩?布斯不仅认为文学文本(主要指小说)存在隐含作者 , 而且普通文本也同样存在隐含作者 , “正如一个人的私人信件 , 根据与每个通信人的不同关系和每封信的目的 , 含有他的自我的不同替身 , 因此 , 作家也根据具体作品的需要 , 用不同的态度表明自己” 。[10]“隐含作者”概念还有一层含义 。 在间接交流中 , 读者同样“无法直接看到创作时的作者形象 , 只能通过作品‘隐含’的形象来认识作者” ,[11]从这个角度说 , 隐含作者还指读者通过文本建构出来的作者形象 。 可见 , “隐含作者”概念是有二重性的 。 不过 , 相比之下 , 读者根据已经生成的文本所推测或建构出来的隐含作者形象已经是“第二性”或依存性的方面了 。 因此 , 在不着重于从阐释的角度来看待“隐含作者”概念时 , 它应指创作状态的作者 , 即文本的创造者 。 另外 , 作家的人格结构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 “隐含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即便在个性心理与道德人格上存在程度不等的变化 , 但通常情况下也不太可能突然越出作者长期沉淀下来的人格与性格的基本面 。 因此 , 在不聚焦于两者的区别时 , “作者”往往被有意或无意地当作“隐含作者”来用 。
(二)叙述者之真实与否是判断文本之真实与虚构的标准
隐含作者是文本的实际创作者 , 而叙述者是文本的名义组织者 , 隐含作者创作的开始、展开与结束的整个过程 , 跟叙述者叙述的开始、展开与结束的整个过程是对应的 , 这两者反映与被反映关系的性质决定文本的性质 。
一方面 , 假如叙述者不是对隐含作者形象的真实反映 , 即叙述者是虚构的 , 其叙述行为自然也是虚构的 , 那么 , 叙述内容和受述者都应该合乎逻辑地被理解为虚构的 , 不管当中跟历史真实有多少相似度 。 哪怕是议论或者抒情色彩浓厚的叙述内容 , 这些都只是这个虚构的叙述者内心世界的展现 , 成为塑造叙述者自我形象的手段 , 如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 。 另一方面 , 假如叙述者是对隐含作者形象的真实反映 , 即叙述者具有事实真实性 , 其叙述行为自然也是“真实的叙述行为” ,[12]那么 , 受述者和叙述内容就有各种可能 。 受述者可以实有其人 , 也可以并非实有其人 。 而叙述内容可议论为主 , 形成议论性文本 , 可抒情为主 , 形成抒情性文本 , 也可叙事为主 , 形成叙事性文本 。 其中 , 叙事性文本中的“事”其性质有三种可能:完全写实、完全虚构或虚构融于写实 。 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 , 文中写真实存在的“长妈妈”时 , 连“她”所道听途说的关于“丑姑娘能挡大炮”的荒诞故事也写进去 , 但故事写实性丝毫不减 。 又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故事高度理想化 , 纯然虚构 , 叙述者和受述者均隐而不现 , 但熟悉陶渊明精神个性、文学风格以及他所处的历史环境的读者能够体会到叙述者悲天悯人的救世意识 , 这跟陶渊明的高尚人格是内在一致的 。
推荐阅读
- 散文诗歌诗词悦读|老话儿30句:有品德不贱,有学问不贫
- 散文诗歌诗词悦读|人干净,心才贵
- 郝景望|散文《那早已逝去的麦客》
- 中华散文网|女性散文丨玻璃咖啡屋 (格桑梅朵)
- 又木花|散文诗:心中那片海
- 朱凌|散文:新欢与旧爱
- 散文诗歌诗词悦读|采撷最美的唐诗, 赠你一个诗意的四季
- 散文诗歌诗词悦读|人际交往的六条潜规则,没人明说,但很重要
- 新锐散文|《虎面》,我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站在现实与理想的交叉路口
- 散文诗歌诗词悦读|马未都 | 最终救中国的一定是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