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郡|汉代辽宁人就住“豪宅”走“高速”( 三 )


除大名鼎鼎的秦汉辽东郡首府襄平外 , 在当时的辽宁大地上 , 秦汉时代的古城林立 , 如今天朝阳的酉城、今沈阳的候城、今沈抚新区的青桩子城与上伯官城、今普兰店的沓氏古城等 , 沓氏古城被考古学家称为“汉代辽南第一县” , 出土过汉武帝赏赐的马蹄金 。
1993 年 , 在沈阳故宫北墙外 , 发现了战汉“候城”遗址 。 专家们认为 , 西汉时期 , 候城属于辽东郡 , 应是沈阳最早的名字 , 是沈阳建城的起点 。
2013 年 4 月 4 日 , 清明时节 , 辽宁省博物馆原馆长、资深考古学家王绵厚与肖景全、张福有等人下乡考察 。 在沈阳市东陵区上伯官屯以东、牤牛河东岸的“青桩地”(今沈抚新区域内) , 时值有关部门在遗址南北开挖公路基槽 , 长几百米、宽几十米的路沟断面暴露出明确的古文化层 , 其时代特征鲜明的出土文物 , 立刻引起三位学者的高度关注 。 次日 , 王绵厚即电告省文物局有关领导 , 请沈阳有关部门予以保护 。 4月 7 日 , 辽宁省文物局和沈阳市文物局接到报告后 , 又特邀王绵厚与省文物保护专家郭大顺、田立坤和沈阳市的孟凡涛、刘焕民等同志 , 再赴现场进行考古勘查和保护论证 , 大家一致认定该发现的重要性 。 王绵厚认为 , 这座青桩子古城始建于战国(燕)时期 , 其创建年代比今沈阳市内的候城还要早 , 是沈阳地区迄今发现的时代最久远的古城 , 乃沈阳建城史之源头!
于青桩子古城出土的秦始皇“廿六”刻字陶量 , 或为当时燕秦戍军屯边驻营牤牛河岸时遗失;或为当时启筑“中部都尉”镇城时 , 为戍边将士颁发军粮所用 。 20 世纪 90 年代 , 在与青桩子古城紧傍相邻的抚顺李石寨 , 又发现了刻有秦代铭文的“相邦吕不韦”铜矛 。 这件铜矛不是一般普通兵士携带的兵器 , 当与戍守辽东郡“都尉重镇”(青桩子古城)的高级将领的活动直接有关 。 据此可以推断:青桩子古城出现的时代 , 至少不会晚于秦 , 在“候城县”设置前 , 即已建于浑河南岸 。
“沈抚地区从辽东郡‘中部都尉’镇城到‘候城县’的建置 , 必然有一个阶段性的历史演变过程 , 但二者的关系 , 应是先有燕秦汉‘中部都尉’(青桩子古城)的障堠之城 , 后有‘候城县’(宫后里) 。 此外 , 秦汉时期的郡国‘都尉’ , 秩比二千石 , 其职位和重要性远高于县令(六百石) 。 所以对沈阳地区‘中部都尉’故址的考定 , 对研究沈阳城市史和沈阳历史地位的确立 , 关系尤重!”王绵厚评论道 。 地处今沈抚新区域内的汪家乡上伯官屯古城 , 在沈阳考古学家眼中 , 非比寻常 。 王绵厚断言:此城 , 就是“第四玄菟郡”的治所所在地 , 是汉末魏晋时期辽东北部的行政、军事中心!
20 世纪 80 年代 , 王绵厚曾先后五次亲临此地 , 观其城址坐落在今沈阳城东 20 公里的上伯官屯的村庄内 , 傍临浑河支流牤牛河西岸台地 。 城址呈长方形 , 南北略长于东西 , 现存城墙的北侧和东侧大部分被河水冲去 , 仅存南侧城墙 326米、西侧城墙 537 米 , 其规模大于汉魏时期的一般县城 。 早年调查时 , 城内尚存十字大街 , 其东西横向大街 , 即为明清时期的由盛京(今沈阳)通往抚顺关和兴京(新宾)的“御道” 。 后经沈阳考古工作者调查和测试 , 发现该城址地下文化层约 1.5 米处 , 出土了大量有自东汉至魏晋时期的绳纹筒瓦、板瓦和青砖等 。 城址周围的东汉至魏晋时期的墓葬 , 也与城址内出土的文物相同 。 这些文物 , 与该城址地处浑河(小辽水)上汉魏晋唐时期的“玄菟——新城道”方位 , 及城北浑河沿岸的多处墩台 , 共同证明了上伯官屯城址的时代和性质 。 此外 , 该城址与汉魏至两晋时代辽东玄菟郡的最后一处郡治通向苏子河“南狭之险”的高句丽得胜堡山城的方位也完全吻合 。 综上所述 , 王绵厚认定 , 位于今沈抚新区域内的上伯官屯古城 , 当为汉代“第四玄菟郡”无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