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爆发的真实原因是什么?被美国隐藏了70年( 二 )

冷战爆发的真实原因是什么?被美国隐藏了70年
在战略迷雾之下 , 雅尔塔会议成为西方观察苏联意图的窗口最坏的可能:美国战略的逻辑在无法准确判断苏联意图的情况下 , 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只能从最坏的可能出发 , 依靠自身的能力制定最有利于本国的安全战略 。战后初期的美国在经济上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 这一点是毋庸置的 。 同时美国还掌握着核武器的垄断以及绝对优势的战略轰炸力量 。 因此 , 美国认定 , 一旦与苏联爆发战争(这就是最坏的可能) , 即使苏联军队顺利进入西欧和东北亚 , 美国的战略轰炸力量也有能力阻止苏联对欧洲工业力量的有效利用 , 阻断苏联获得外国资源的渠道 。与苏联开战是最坏的可能 , 幸运的是这也是可能性较小的一个——战略迷雾下的美国还是理性的判断出二战对苏联工业的破坏将会迫使苏联在10年内不敢采取进攻行为 。 那么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对抗苏联的主要手段就需要转移到延缓苏联工业复兴的进程上来 。 从雅尔塔会议和苏联对战后德国赔偿的要求上可以看出 , 阻止或者至少拖延苏联利用德国的赔偿是最直接的手段 。在阻止苏联工业复兴的同时 , 美国也必须加强自身的战略优势 。 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相对苏联的优势地位 。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维持美国对西半球资源的绝对控制和获得从西半球经大西洋和太平洋连接欧亚大陆两端的基地链以及航空过境权 。从自身优势出发 , 立足美苏开战这一最坏可能 , 制定遏制苏联工业复兴和构建自身战略优势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逐渐形成 。冷战爆发的真实原因是什么?被美国隐藏了70年
战后美国开始打造海外军事基地网络战略的实施:冷战格局的初步形成在确立了上述逻辑之后 , 如何实施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 关键的问题在于 , 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在面对意图不明的苏联的同时 , 也必须面对战争给欧洲带来的破坏这一现实 。 战后的欧洲一片凋敝 , 食品和取暖用的燃料严重短缺 。 这一情况令美国人想起了一战后的惨状 。 不论是出于对历史重演的警惕还是出于对现实可能的担忧 , 美国政策制定者们十分担心欧洲陷入混乱 。 因此 , 食品和燃料的应急需求成为在欧洲的美国占领当局的头号问题 , 而在这些需求中 , 煤炭生产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 矛盾的是 , 当时欧洲煤炭的主要产地在德国 。 可是对德国的分区占领与赔偿的安排 , 导致恢复德国的煤炭生产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 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 恢复德国的煤炭生产就必须重启部分德国工业 , 这是刚刚走出战争的欧洲国家无法接受的——德国侵略的噩梦再次萦绕在他们的心头 。 法国就是典型的代表 , 戴高乐甚至效法一战再次提出了肢解德国的想法 , 苏联也急于从德国获得赔偿并搬走德国的工业设施 。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 , 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认识到了德国工业对欧洲走出战后危机的重要性 , 也认识到了欧洲国家对德国复兴的恐惧 。 从而提出了苏联可以从德国的西方占领区获得一定比例的赔偿(只25%的比例 , 但是没有设定总额) , 但鲁尔和莱茵河工业区必须控制在英美手中的战略方针 。 这一方针既是重建欧洲的关键、也符合上文提到的阻止苏联利用德国工业的战略 。 由此 , 我们可以看到 , 后来决定欧洲格局的经济一体化思想其实早在欧共体诞生之前就出现了 。 这一现实还有助于解释冷战研究中的多个问题:为什么美国始终反对苏联提出的中立的德国统一计划;为什么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不惜以分裂为代价如此坚定的站在西方阵营中;为什么法国与德国和美国的态度始终是那么若即若离 。除了德国 , 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布局也相继展开 。 上文提到 , 一旦美苏开战 , 美国在军事上最大的优势就是战略轰炸能力和核垄断 。 因此 , 打造一条从西半球延伸到欧亚大陆的基地链就成为必须 。 所在 , 在日本投降之前 , 美国政策制定者就已经开始考虑战后对战前日本占领的诸多太平洋岛屿的控制和托管 。另一方面 , 虽然罗斯福和杜鲁门在斯大林面前刻意的疏远丘吉尔 , 但是战后英美的军事合作却丝毫没有停止 。 对于大英帝国来说 , 战后其殖民帝国也发生了一个至关重要但却时常被人们忽视的事实——印度地位的下降和中东地位的上升 。 在大英帝国原本的战略中 , 印度是其最终要的殖民地 , 中东的作用是连接英国与印度的交通线 。 但是二战结束后 , 这样的地位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中东地区由于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临近苏联南部的地理位置 , 其重要性开始超过印度 。 这就是为什么英国在1947年就开始了印度的独立计划 , 但对中东却始终没有 , 甚至不惜在1956年与法国和以色列一起发动苏伊士战争的原因 。 美国也希望利用英国对中东的统治 , 堵住苏联进入印度洋和地中海的通道 。 英美特殊关系和军事合作逐步加深 。冷战爆发的真实原因是什么?被美国隐藏了70年
战后的欧洲结论和思考:安全困境的悖论通过上述分析 , 我们可以发现 , 被后世称为“遏制战略”的乔治·凯南战略诞生之前 , 美国就已经开始实施“遏制”了 。 这一行为的逻辑在于 , 美国无法准确判断苏联的意图 , 因此不得不以最坏的可能规划自身的安全战略 。 重建德国、欧洲经济一体化、成立北约、占领日本、打造海外基地网络等等行为实施的逻辑也在于此 。 冷战的格局由此开始形成 。值得思考的是 , 如果我们以“上帝视角”去审视这段历史的话 , 可以清楚的看到 , 斯大林的行为同样是克制和谨慎的 。 不论斯大林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 但是苏联始终没有采取咄咄逼人的挑衅行为 , 其行动主要集中在东欧、朝鲜和伊朗北部——这些被视为是苏联自身的势力范围之中 。 因此 , 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 , 即美国和苏联的行为都是谨慎和防御性质的 , 都是担心对方的挑战而做出预防性的行为;但是在无法准确得知对方意图的情况下 , 一方的行为会被另一方视为敌对行动 , 从而一步步陷入对抗 。 这就是所谓的“安全困境”——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常见词汇 。但是 , “安全困境”的结论是建立在拥有“上帝视角”的前提下 。 换句话说就是 , 我们通过事后的分析了解到双方都是防御性的意图之后 , 才得出的这样的结论 , 认为如果当时各退一步结果会更好 。 但是现实中 , 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 正如笔者在文章第一部分中分析的 , 当时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不知道苏联的确切意图是什么 , 苏联同样不能准确的理解美国的行为 。 因此 , 美国从最坏的可能出发制定对抗苏联的战略 , 并在乔治·凯南加入后最终形成了决定冷战格局的“遏制战略” 。 这样的逻辑是没有问题的 。 所以 , 笔者认为 , “安全困境”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冷战形成的原因 , 但是不能用来评价美国冷战战略的对错 。 幸运的是 , 美国和苏联的历任政策制定者都保持了足够的理智和谨慎 , 使冷战最终以和平的方式结束 。总的来说 , “上帝视角”与“战略迷雾”都是解读历史的可供选择的视角——“上帝视角”有利于统揽全局 , 对历史全貌有一个总括性的了解;“战略迷雾”可以设身处地的理解当时的政策制定者的所思所想 。 通过以不同的视角分析冷战的发生 , 这既是历史研究的乐趣 , 也有助于我们“以史为鉴” 。参考文献:《权力优势》 , (美)梅尔文·莱弗勒《1945》 , (美)迈克尔·内伯格《冷战》 , (美)约翰·刘易斯·加迪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