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手册|【艺术手册】朱康 | 现实的“限度”与“必要的步骤”——《“锻炼锻炼”》与赵树理的小说政治学( 三 )


在这里 , 他用作为“回忆中的小说”的《灵泉洞》覆盖了他在“谈写作的会”上所透露的“反映当前的大跃进”的《续李有才板话》 。 这段被误置的记忆经过了公开的谈论与公开的发表 , 仿佛就获得了“真实”的属性 , 以致一直到1966年向组织所递交的检查里他仍然确信:
《灵泉洞》上半部 , 是写历史故事的 , 是响应大跃进号召(每个作家都写)写的 , 我一般不写历史题材 。14
《灵泉洞》并非起源于对“大跃进号召”的“响应” , 它只是正式开始写作的时刻与“大跃进号召”重合 , 因而把自身纳入“响应”的模式之中 。 但当《灵泉洞》从原计划的“月内或者多一点”完成15万字的全文 , 到最后用了5个月的时间还只是完成了上半部8.6万字的篇幅 , 它显然已失去了大跃进所要求的“比平常快得多的速度” , 因而告别了“文学模仿生产”的跃进 。 但显然 , 赵树理一直记得作协的文学大跃进的号召 , 一直记得他为这一号召所订下的“合同” , 既然如此 , 他为何不先从“反映当前的大跃进”开始?如果说这可能是因为《灵泉洞》“构思已久” , 存在着对写作对象(“太行山区的人们”)与此次写作行为本身的情感因素 , 因而无法中断或舍弃 , 那么 , 当1958年7月中旬《灵泉洞》接近最终完成的时刻 , 他转入另一篇小说《“锻炼锻炼”》的写作 , 他为何同样没有选择“文学摹仿生产”的跃进?
《“锻炼锻炼”》与“生产大跃进”
在赵树理自己的判断中 , 《 “锻炼锻炼 ”》属于“半自动”写作的类型 , 即属于报刊“约稿 , 自己也愿写”的类型 。15这是来自山西文联主办的《火花》1958年的约稿 , 发出约请的具体月份不得而知 , 但据时任《火花》副主编韩文洲回忆 , 双方约定6月交稿 , 8月发表 。 在一个如此重视创作计划的“文学工作大跃进”的氛围里 , 赵树理直到4月下旬对外宣布的所欲完成的作品还只有一部《灵泉洞》 。 由此猜测 , 约稿当发生于4-5月之间 。 但赵树理直到7月上旬仍未交稿 , 韩文洲遂于7月中旬前往长治(赵树理当时写作《灵泉洞》兼体验生活的地方)当面催稿 , 在韩文洲的“坐等”之下 , 赵树理“暂且从 ‘灵泉洞’中钻出来” , “两天以后”(1958年7月14日)这篇“短篇小说新作完稿” 。16 两天写下一万四千多字的篇幅 , 赵树理展示出了大跃进所应该有的写作速度 。 不知《火花》在约稿时是否对写作内容也做出了约定 , 但《火花》1958年第7期于7月初出版时赵树理还没有进入《“锻炼锻炼”》的写作 , 赵树理应该读到 , 至少有可能听韩文洲谈到 , 该期“编者的话”所发出的呼吁:
艺术手册|【艺术手册】朱康 | 现实的“限度”与“必要的步骤”——《“锻炼锻炼”》与赵树理的小说政治学
本文插图

赵树理 , 1956 年 。 汤姆·哈金斯 / 摄
这一期 , 我们刊出了几篇反映我省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中新人新事的特写、小说 。 如束为的“崞县新八景”、西戎的“女婿”、马烽的“停止办公”、王培民的“小小土专家”等 , 在作家、作者们深入生活、担任实际工作中 , 为我们及时地写出了这些反映大跃进现实的作品 , 这是值得我们热烈欢迎的 , 我们除表示谢意外 , 并希望我省所有的作家、作者们都鼓足干劲迅速动起手来 , 将你们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不断寄给我们 。 这是刊物的要求 , 也是广大读者的共同愿望 。17
(李)束为(时任山西文联主任)、西戎(时任《火花》杂志主编)、马烽(时任山西作协主席) , 这都是即将被评论家纳入以赵树理为领袖的“山西派”、“《火花》派”或“山药蛋派”的作家 , 且都是《火花》杂志的领导与负责人 , 他们都在写“反映大跃进现实的作品” , 因此《火花》对赵树理应也抱有同样的期待 。 而从赵树理的角度来看 , 《灵泉洞》让他一再延宕于“回忆”与“历史”的纠缠之中 , 《火花》的催稿正是一个绝好的时机让他续上《续李有才板话》的计划 , 履行自己在首都文学座谈会上订下的“合同” 。 但赵树理回避了作协的号召与《火花》“刊物的要求” , 在《“锻炼锻炼”》中他为整个故事设置的核心情境是:“一九五七年秋末‘争先农业社’整风时候” 。 根据赵树理为“半自动”写作所下的定义 , 显然 , 《“锻炼锻炼”》包含着一个政治性的选择:尽管赵树理参与过农业社“生产大跃进的计划”的制订 , 但他搁置了对“当前的大跃进”的“反映” , 他“自己也愿写”的仅只是“一九五七年秋末”的“整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