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手册|【艺术手册】朱康 | 现实的“限度”与“必要的步骤”——《“锻炼锻炼”》与赵树理的小说政治学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艺术手册】朱康 | 现实的“限度”与“必要的步骤”——《“锻炼锻炼”》与赵树理的小说政治学
艺术手册|【艺术手册】朱康 | 现实的“限度”与“必要的步骤”——《“锻炼锻炼”》与赵树理的小说政治学
本文插图

无论对于赵树理个人的写作史来说 , 还是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史而言 , 1958年8月发表的《“锻炼锻炼”》都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一个“节点” 。 在这部小说中 , 赵树理一方面仍然在做着形式的尝试 , 再一次实践了他在1943年发明的“板话”这一文类; 1 另一方面他也在做着思考的实验 , 借助形式的遮护并通过形式隐微地表达着他对现实的疑虑 。 正是这后一方面 , 使得这部小说在1959年成为《文艺报》就“文艺作品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所作的理论辩论的中心 , 因为当时的读者对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真实地反映了1957年整风运动农村生活中的一个片段” , 抑或“歪曲了现实生活” 。2 从表面上看 , 分歧的焦点在于“反映”与“歪曲” , 但实质上 , 冲突的中心在于何谓“现实”或何种性质的“现实” 。3 赵树理小说中的1957年的“现实”不同于他写作时的1958年的“现实” , 正是这样 , 当我们试图把《“锻炼锻炼”》重新语境化 , 不得不从1958年的“大跃进”开始说起 。
赵树理与“文学工作大跃进”
1958年3月7日 , 中国作家协会召开书记处扩大会议 , 提出“文学工作大跃进三十二条”(草案) , 同时给全国作家发了一封题为《作家们!跃进 , 大跃进!》的信 。 在这封信里 , 作协号召每一个作家在“六亿人民的社会主义大跃进的高潮”中“思想跃进 , 本领也跃进” , “多写 , 快写 , 写的好 , 写的生动精炼” , 在“长篇”之外用“短小精悍的作品”“反映和鼓舞当前的大跃进” 。4 在这里 , 一方面是文学的大跃进 , 另一方面是这“当前的大跃进”——生产的大跃进 , 后者是前者“反映和鼓舞”的对象 , 前者本身正是对后者的模仿 。 作协的信显然搬用了《****》1958年2月3日的社论给予“跃进”的定义——“它是在有利的革命形势下 , 在群众运动的高潮中……采取新的方法或新的技术 , 以比通常快得多的速度 , 迈大步的前进” ,5 搬用了这篇社论为了“跃进”这一概念的完整构图而追溯并引入的那条“多快好省的勤俭建国的方针”(只是用“精炼”替代了“省”) 。 同时 , 这封信还从毛泽东在1958年1月拟定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借取了第四条的条文——“全面规划 , 几次检查 , 年终评比” , 因而提出“有规划 , 有指标 , 就便于督促、竞赛、检查 , 与评比” , 借取了第九条对生产计划的区分——“必成的计划”与“期成的计划” ,6 因而要求:
我们必须跃进 , 也就必须有创作计划 , 以便完成计划 , 超额完成计划 。 我们的计划是诺言 , 是合同 , 不许落空 , 失信于人民! 7
艺术手册|【艺术手册】朱康 | 现实的“限度”与“必要的步骤”——《“锻炼锻炼”》与赵树理的小说政治学
本文插图

《“锻炼锻炼” 》首刊于《火花》1958 年 8 月号
必须制订计划 , 确定额度 , 为的是它最终被超额完成 。 正是这份对超额的期待 , 使得“计划”不仅是文学大跃进的第一个环节 , 还成了衡量文学大跃进的第一个尺度 。 也正由于此 , 在作协的信发出的次日 , 100多位在北京的作家就举行了首都文学界座谈会 , 制订、交流与公布他们的个人创作计划 。 1957年10月回老家山西省沁水县尉迟村深入生活、1958年1月才返回北京、时任北京市文联副主席的赵树理也参与了座谈会 。 或许在这次座谈会上的所有作家中 , 他最有资格来讨论“当前的大跃进”的问题 , 因为在1958年1月31日的《光明日报》上刚登载了新华社采访人员的报道《太行山中访赵树理》 , 其中提到:
尉迟村去年减产了 。 赵树理花费了很大的气力……和社干部反复研究 , 制订了一个1958年生产大跃进的计划 。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