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新发放贷款中运用LPR的占比已达到九成
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 , 201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公告 , 推动贷款利率市场化 , 用改革的方法促进降低融资成本 。 经过持续推进 , LPR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断畅通 。
一、LPR改革实施情况
(一)金融机构加大LPR定价推广运用 , 新发放贷款中运用LPR的占比已达到九成
人民银行宣布完善LPR形成机制以来 , 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提高了银行贷款定价的自主权 , 推动银行改进经营行为 , 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 , 疏通市场化利率传导渠道 。 各类型银行积极有序运用LPR定价 ,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LPR定价贷款占比不断提高 。 2020年初对各地区分支行和有代表性的150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其中城商行38家、农商行62家、村镇银行50家)开展的抽样调查显示 , 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2019年12月新发放贷款中运用LPR的占比已分别达到92.0%、86.1%和94.5% 。
【|央行新发放贷款中运用LPR的占比已达到九成】
本文插图
(2019年8月-12月各地区新发放贷款中LPR运用占比变化)
(二)LPR 改革后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提升明显
LPR下降效果有效传导至贷款利率 。 2019年初至7月 , 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在5.30%附近波动 , LPR改革后贷款利率下降明显 , 12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12% , 较LPR改革前的7月下降近0.2个百分点 , 降至2017年第二季度以来最低点 , 降幅明显超过LPR降幅 , 反映LPR改革增强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提高贷款市场竞争性、促进贷款利率下行的作用正在发挥 。 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保持基本稳定 , 12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62% , 较9月上升0.07个百分点 。
分区域看 , 各地区一般贷款利率均有所下行 , 企业贷款利率水平低于一般贷款利率 。 调查显示 , 2019年12月 , 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新发放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5.63%、6.14%、5.93%和6.07% , 分别同比下降0.16个、0.04个、0.27个和0.2个百分点;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4.97%、5.54%、5.26%和5.74% , 均低于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
(三)金融机构全面运用LPR定价还面临一些困难
一是金融机构内部定价尚未充分参考LPR 。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是金融机构根据外部定价基准和自身经营导向制定的内部资金价格 。 FTP的建立和运用 , 一方面有助于金融机构核算业务成本与收益 , 管理资产负债规模和结构 , 另一方面对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具有重要作用 。 近年来 , 我国金融机构已逐步建立起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 , 在LPR改革后也积极探索在内部定价中嵌入LPR , 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 。 二是一些较小的地方法人机构自主定价能力不足 。 一些村镇银行、农信社等小法人机构采取跟随市场定价 , 确定贷款利率之后倒算相应的LPR加点幅度 , 与全面运用LPR的要求还有差距 。 三是利率风险上升但风险对冲工具不足 。 贷款以LPR加点方式发放后 , 加点幅度相对固定 , 在LPR变化频率加大后 , 贷款利率随市场波动的频度和幅度相应加大 , 金融机构面临的利率风险相对上升 。 而目前挂钩LPR衍生品市场仍处于初期 , 大部分地方法人银行未获得利率衍生品交易资格 , 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 。 以山东为例 , 仅4家地方法人银行获得了利率衍生品业务资格 。
二、LPR改革对金融机构经营的影响
(一)转换贷款定价惯性思维 , 积极向实体经济让利
LPR改革后贷款定价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 金融机构适应利率市场化深化步伐 , 贷款定价主动参考LPR市场报价 , 低于0.9倍贷款基准利率的占比不断提高 , 贷款利率隐性下限有效打破 。 随着贷款收益率下降 , 金融机构降低了对短期利润增长的过高要求 , 不断向实体经济让利 ,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 畅通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
推荐阅读
- 中新网央行:两项新政策工具从性质和规模都谈不上量化宽松
- 今晚报|无需“证明我妈是我妈”,央行今年取消11项证明事项
- 掌上兰州|无需“证明我妈是我妈“ !央行取消11项证明事项
- 华舆|阿根廷央行:通过官方渠道换购美元须签署承诺书
- 中金网|澳洲央行6月持稳 但澳元涨势似乎疲软
- 中新经纬|央行修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取消一批证明事项
- 中国新闻网这些证明事项被取消,央行修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 银行|央行新型“降准”后常熟银行获多家券商力荐 可替代降息降准?
- 事项|央行取消一批证明事项 包括户口迁移证明等11项
- 第一财经资讯|央行修改《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