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欣德|从孩子多年的反复发热咳嗽被治愈,谈为什么要“事无巨细”地问诊
多年前 , 一位朋友的朋友家5、6岁孩子反复发热咳嗽 , 每月要去医院输液治疗1、2次 , 父母非常苦恼 , 朋友就介绍他们来找我看看 。
本文插图
初诊时我问了很多问题 , 如:
父母生这个孩子时的年龄
孩子出汗多还是少?是活动后出还是睡觉时出?睡眠是否安静?是趴着睡还是满床乱翻?
睡眠时喉咙是否有痰鸣声?
发热咳嗽时发现早上起来孩子的眼睛比平时小吗?
食欲如何?是胃口特别好、还是一般、还是很差?喜欢肉食吗?平时肉食吃的多吗?发病前是否食欲特别旺盛?对酸甜苦辣咸味道的好恶?吃了冷东西会胃痛腹痛吗?
晨起口臭吗?口腔经常溃疡吗?
矢气多吗?臭不臭?大便干结还是溏稀 , 大便的次数 , 小便的颜色与气味、次数?
平时手足心发热、还是冷?等等 。
孩子的母亲当时很激动 , 说:“这些都是我想对医生说的问题 , 但是没有人问过我 。 ”
本文插图
按照中医体质调整的方法 , 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药治疗 , 患儿完全恢复健康 , 很少再发热咳嗽了 。
有些人会觉得中医很落后 , 诊病的方法几千年来不变 , 一直停留在望、闻、问、切的感官水平 , 非常宏观 , 非常“粗”线条 。
西医在诊断疾病的手段上日新月异 , 大大地延伸了医生的感官 , CT、核磁共振(MRI)、PET-CT检查等已经能非常清楚地看到肉眼所看不到的身体内在情况 。 各种血液检查对心、肺、肝、肾等内脏功能也了如指掌 , 先进的检查技术 , 对疾病的诊断与预后非常明确 。
但是人体太复杂 , 还有很多医学未知的病痛 。
诊断明确而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而不能断根、副作用大而难以继续用药、自觉痛苦而查不到病的情况临床并不少见 。
这类病人往往转而求助中医 , 治疗正确的话 , 有完全解除痛苦的、有减轻西药副作的、彻底治好断根的也不在少数 。
究其原因 , 与中医看病的“细”不无关系 。
中医的“细” , 细在对病人各种外象的观察上 , 如肤色及光泽、骨骼的粗细、肌肉的松紧、性格的特征等;患者的自我感受与好恶 , 如对自然环境中温度与湿度的适应能力、对食物的味与温度的好恶等;各种生理功能(吃喝拉撒睡)的变化 , 如睡眠、出汗、食欲、饮水、大小便等 , 以及几千年来对脉象与舌象的细微观察上 。
本文插图
再以发热病人为例:
要观察其体格是瘦弱的还是强壮的?
肌肉是紧的还是松的?
面色红还是灰暗 , 小儿要看左侧面红还是右侧面红?
发热的同时是否怕冷、怕风 , 是否伴有头痛、身痛 , 具体疼在哪个部位?
脖子是否僵紧?
是否烦躁、或表现淡漠?
有汗还是无汗?
是否有咽痒、咽痛、咽干、咳嗽?
发热后食欲有无变化?
发热后大便是稀还是干?
是否通畅?
小便的色、量、通畅度、气味如何?
脉浮还是沉 , 数还是迟?
等等 , 只有收集全了这些问题 , 才能综合分析病机 , 正确选方用药 , 而绝不能依据发热时血液检查中白细胞等数据指标的高低来判断 。
本文插图
面对开篇提到的那个反复发热咳嗽的患儿:
问父母生育年龄 , 是为了解孩子先天的体质状况;
问出汗的多少 , 可以判断病在表在里 , 以及病性的寒热虚实;
问睡眠可以了解心、肺、肝、肾情况;
推荐阅读
- 无锡吃货网|寻味街角里那份童年的味道,藏在巷子的豆腐花
- 健康大视野|为什么睡觉时身体会突然抖一下?多年的疑问总算清楚了
- 氢气|烧氢气的国产MPV,5分钟加满!比庞青年的“水氢”技术靠谱
- 婷仔的潘多拉TB|梧州有家豆浆馆一天豆浆就能卖出几千斤,八十多年的老字号
- 百味食家|吃了几十年的番茄,第一次这样炒,酸爽可口,开胃解馋,太下饭了
- 穿搭|夏天还选“蓝白色”的穿搭?已经过时了!薄荷绿才是今年的流行色
- FM1021余杭丽人广播|房间坐落于800年的遗址之中,这样的网红民宿你见过吗?!
- 扬美古镇|广西一座起于宋代的古镇, 低调的扬美古镇,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 文艺合肥|【趣读合肥】街头满载人间味 巷尾漫话江淮情——跳动着的文化脉搏 传千年的民族瑰宝
- |2020下半年的生肖鸡,你们知道吗?老天爷都在偷偷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