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手到嘉宾再到评委,从卫视制造到互联网制造( 二 )


从草根养成到“偶像成品”
出道之路简单又艰涩
“超女”系列的诞生使音乐选秀节目进入以大众化为标志的阶段 , 大众文化时代和消费社会的到来逐渐改变了普通观众的地位 。 音乐不再是神圣的、精英的 , 而成为大众化、市场化的娱乐形式 。 选秀节目的符号意义由专业音乐符号下移为大众文化符号 , 选秀核心在发生着改变 。 从“青歌赛”到“超级女声”从“中国好声音”到“青春有你”偶像人设或人格魅力早已与唱跳实力密不可分 , 偶像的门槛的确在降低 , 歌唱实力并非第一准则 。
由此 , 确实打开了部分人通往理想的门缝 , 身份不再是限制 , 实力甚至不再是“走上花路”的最重要途径 , 让很多“草根”选手一夜成名 , 站上巅峰 , 不仅为选秀节目呈现了更加丰富的众生相 , 也为音乐表达了更具有普世性的思考 , 基于此 , 使唱跳俱废、但真挚朴实、综艺感十足的杨超越被眷顾 , 使毛不易这般唱尽人生酸甜苦辛的吟游诗人被大众所喜爱 。
从选手到嘉宾再到评委,从卫视制造到互联网制造
文章图片

但是否意味着互联网时代 ,做“偶像”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
如今优爱腾芒四大平台接连征战选秀市场 , 每年推出的新人偶像如过江之鲫 , 一不留神便落得“出道即巅峰”的结果 , 甚至未出道便被残酷的艺能考验以及“玄学”这一不得其解的疑惑摧垮 。 门槛的确在降低 , 市场对偶像的要求却越来越严格 , 实力的确可以帮助选手脱颖而出 , 但是也将会被“后浪”迅速淹没 , 因此 , 对偶像的艺能、性格魅力 , 甚至心态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从选手到嘉宾再到评委,从卫视制造到互联网制造
文章图片

由此 , 也 出现了“偶像成品”参赛的现象 , 不断回炉重造的有过多次选秀经验的偶像更容易站上选秀顶峰 , 比如《青春有你2》中的刘雨昕、喻言、谢可寅、孔雪儿、张楚寒 , 《创造营2020》中的林君怡、希林娜依·高、苏芮琪等人 , 的确在节目中呈现出了较普通选手更为成熟的舞台表演 , 包括NINE PERCENT的C位蔡徐坤、R1SE的C位周震南也是经过数次舞台经验和一些选秀经历 , 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在选秀节目中在实力上的一骑绝尘 , 以及性格上的圈粉无数 。
而芒果TV甚至打造了《乘风破浪的姐姐》这样的明星选秀节目 , 张雨绮、宁静、黄龄等早已在娱乐圈历经千锤百炼 , 或在专业水平上达到导师级别的人物参与到了选秀当中 , 除了“她经济”的崛起与话题度的考量 , 她们也的确具备普通选秀节目中的选手缺乏的某些“专业水平”
从选手到嘉宾再到评委,从卫视制造到互联网制造
文章图片

所谓“外面的人想进来 , 里面的人想出去”而游离于圈层之外的人甚至还会嘲讽几句 , 这大约是偶像选秀自始至终的现状 。 有人羡慕短期内流量迅速变现的商业神话 , 有人希望全力以赴用专业实力打破“以流量论英雄”还有人始终带着偏见的眼光审视选秀平台这一成名“捷径”
因此 , 唱跳实力傍身还不够 , 他们要修炼得幽默风趣、表情满分 , 甚至综艺主持表演样样精通 , 以便应对外界给予的多套评价维度 。 出道是选秀偶像一条艰涩的路 , 不能凭借得天独厚的强大魅力引领时代 , 也要在充满风险 , 但机会良多的竞争机制里 , 拼出一条生存之路 。草根若是不成 , 不妨炼成“成品”重头再来 。
选秀十五年 ,
售后服务难题尚未解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