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学会谢幕》:何不选择——缓和医疗?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学会谢幕》:何不选择——缓和医疗?
生命|《学会谢幕》:何不选择——缓和医疗?
本文插图

如果生命可以无痛、平静
有尊严地走
何不选择: 缓和医疗
生命|《学会谢幕》:何不选择——缓和医疗?
本文插图

生命|《学会谢幕》:何不选择——缓和医疗?
本文插图

书名:《学会谢幕》
作者:长江
出版时间:2020年6月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主持人亲访案例实录
这个走南闯北、视野开阔的职业采访人员谈起生死来 , 既有宏大格局也有感觉和温度 。 我惊异于她身边发生了那么多的故事 , 更惊异于她能把这些故事排列在一条始终严密的思维逻辑的两侧……
——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会长 罗点点
作者就像学生谈毕业 , 演员谈谢幕 , 将亲身经历、听到的、看到的一个个画面感很强的生死故事娓娓道来 , 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像一颗珍珠 , 粗看似互不相干 , 仔细琢磨便不难发现每个故事都有一根主线——对生命和死亡的尊重与思考 。
——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专家组成员 刘端祺
《学会谢幕》跋
长江
说到死 , 也许我显得有点愣 。
对于杂志社、出版社 , 我要投稿、要出书 , 稿子一上来 , 第一个章节就叫死亡——《你有“死亡老师”吗?》 , 编辑、社长统统地都跟我摆手 , 齐声说 , 别别 , 咱中国的国情 , 还不是那么回事 , 还都很忌讳……“死亡”的话不能说 。 不能就这么直说 。 更不能拿这句话来当书名!
我错愕 。 为什么?
大千世界 , 科技发达 , 信息爆炸 。 眼下什么话题普通大众不可以触及、不可以谈?不信看看“二微”——微博、微信 , 特别是微信 , 微信在中国流行起来也就五六年 , 2013年我在福岛采访日本大地震3周年 , 摄制组的一位摄像小弟才给我加上 , 那时就是为了玩 , 嘻嘻哈哈地也不知“微信”是什么 。 可一转眼 , 微信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必需 , 不仅替代了电话、短信、钱包、信用卡、交通卡 , 而且 , 每天海量的信息汹涌而来 , 势不可当 。 可有一件事、一个话题 , 没人谈、没人理 。 什么话题?什么事?就是“死亡”——谈论者寥寥 , 似烫手的山芋 , 一出口就仿佛“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 整个社会一提到“死亡”瞬间就被自己大踏步前行的脚步给甩下 , 回到原始初蒙 。
至于吗?
我坚持“死亡” , 还要加上一个副标题——不该缺席的生命教育 。
编辑却坚持:“不行 , 绝对不行!用这样的书名 , 你根本就没市场!”
我眼前 , 编辑成了顽固不化的“老古董”;
编辑眼前 , 我成了不谙世故的“愣头青” 。
免战高悬?鸣金收兵吧?才不!
我耐心地跟他们讲:生命诚可贵 , 死亡价更高!
我们每个人活着的时候 , 怎么爱惜和保护生命都不为过;但生命包括死亡啊 , 换句话说“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啊 , 爱护生命势必要“爱护死亡” , 这 , 顺理成章乎?
“爱护死亡”?
什么概念?没人说过 。 谁会这么想?是谁提出来的这样的口号?
我!
尽管没有死过 , 但我近距离地感受过死 。 好几回 。
有一段时间 , 我的生命几乎遭遇了“死亡”的围攻——父亲、母亲 , 前辈、挚友 , 同事、路人——他们 , 一个个突兀地在我的身边或耳边倒下 。 一个大男人、一个小姑娘 , 都是上海的 , 我前脚刚结束对他们的采访 , 人才回到北京 , 片子还没有播出呢 , 人就没了 。
我身陷其间 , 机关枪“嗒嗒嗒”在脚边不停地点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