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网|地图的历史④|T-O地中世纪神学支配下的地理学( 四 )


时间来到了11世纪前期 , 此时的英格兰在地缘政治和自我认同上有一对尴尬的矛盾 。 一方面 , 或许是出于对维京人入侵的历史性恐惧 , 亦或是想要保持相对于周围未开化民族的优越感 , 盎格鲁萨克逊人的民族身份认同是植根于基督教的 , 他们渴望得到教廷权威的认可 , 也渴望和其他基督教国家打成一片 。 另一方面 , 由于基督教的核心在地中海沿岸 , 如果要置身于基督教的圈子里 , 英格兰无论如何也当不了主角 , 只能游走在舞台的边缘 。 当时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认为 , 在教廷钦定的T-O地图让英格兰完全失去了存在感 。
于是在11世纪前期或中期的某个时候 , 一位英格兰人决定画一幅不列颠视角的世界地图 。 和T-O地图相似 , 这幅地图的基础格局是耶路撒冷居中 , 亚洲在上面 , 欧洲位于左下 。 但不同的是 , 它保留了海陆轮廓、城市山川的细节 , 甚至还史无前例地加上了一些国境线 。 这些细节基本来源于阿尔弗雷德大帝和奥瑟尔修订版的奥罗修斯历史书 。 大不列颠岛位于地图的左下角 , 是已知世界的一隅 , 但它被画得很详细 。 不仅是英格兰本土 , 奥瑟尔带回的北欧等地的知识也被画得很详细 , 因为作者认为这些地方也是盎格鲁萨克逊人的传统活跃区 。 一幅以欧洲高纬度地带为重点的带状地图——盎格鲁萨克逊地图——就这样诞生了 。 根据现代学者的分析 , 这幅地图的作者很可能是想用这一张精心设计的地图 , 来展现盎格鲁撒克逊人悠久而光荣的历史 , 在承认英格兰处于基督教世界边缘的同时 , 也体现出英格兰走向政治舞台中央的愿望 。

澎湃新闻网|地图的历史④|T-O地中世纪神学支配下的地理学
本文插图

盎格鲁萨克逊地图(维基公共)
这幅地图的作者姓名已经无从查起 , 历史也没有给他成为民族英雄的机会 。 就在地图完成后不久的1066年 , 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了英格兰 , 盎格鲁萨克逊时代戛然而止 。 这幅地图没能起到激励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崛起的作用 , 反而见证了它的落幕 。 不过 , 它在地图的发展历史中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 也是中世纪带状地图中最具代表的一幅 , 最初它被收藏在罗伯特·柯顿爵士(Sir Robert Cotton , 16世纪收藏家、政客、第一代康宁顿男爵)的图书馆里 , 因此也被称为柯顿地图(Cottoniana) 。
大地图:人文主义的萌芽
到了14世纪 , 中世纪进入了最后的阶段 , 当肆虐全欧的黑死病消退之后 , 教廷的统治在越来越大的质疑声中摇摇欲坠 , 文艺复兴的序幕已经拉开 。 到了这个时候 , 地图的发展也有复苏的迹象 , 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大地图”(Great Maps , 也叫“复杂地图”即Complex Maps)的新流派 , 即T-O地图和带状地图的杂交体 。
最著名的一幅“大地图”、也可以说是最负盛名的中世纪地图 , 是绘制于13世纪后期的赫里福德地图(Hereford Map) 。 这幅地图之所以出名 , 不仅是因为它所在的赫尔福德教堂位于英格兰和威尔士交界处的一座偏僻小镇里 , 未受过战火波及 , 从而得以保存完好 , 而且因为它是留存至今的画幅最大的中世纪世界地图(长1.65米 , 宽1.35米) , 还因为它从技法和设计上是中世纪世界地图的集大成者 。 它的整体布局完全参考T-O地图 , 但在细节上它却类似于带状地图 , 甚至比普通的带状地图更加精美 。 在绘图上 , 它采取了文艺复兴早期的一些美术手法 , 使其在视觉上更富有人文色彩 。

澎湃新闻网|地图的历史④|T-O地中世纪神学支配下的地理学
本文插图

教堂中的赫尔福德地图(图片来自网络)

澎湃新闻网|地图的历史④|T-O地中世纪神学支配下的地理学
本文插图

赫尔福德大教堂(图片来自TripAdvisor)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