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人民日报:近距离观察中国经济 充分释放经济新动能
北京联盟_原题是:
充分释放经济新动能(新论)--近距离观察中国经济
田轩(作者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 不可避免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冲击 , 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 看待中国经济 , 既要看宏观趋势 , 也要看微观活力 。 新动能的生长 , 新消费的涌现 , 帮扶政策的落地……即日起 , 本栏目推出系列评论 , 从中观和微观层面观察中国经济的新变化、新活力 。
--编者
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的信心 , 是基于我国经济在对抗疫情影响中表现出的韧性而做出的判断 。 疫情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 , 但同时也应看到 , 在疫情防控中 , 不少新动能、新行业、新机会得以涌现 , 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经济|人民日报:近距离观察中国经济 充分释放经济新动能】首先 , 依托于互联网的新经济在对冲疫情不利影响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 由于疫情导致的人员限制流动 , 一些经济活动的主战场转到线上 。 同时 , 过去多在大城市活跃的互联网生活方式也在加速"下沉" , 更多的县域、乡村加入到互联网生活化的浪潮中 。 其次 , 疫情防控期间 , 不少新的工作模式、合作形态被推到了前台 , 如在线教育、在线娱乐、在线医疗、"云办公"以及不同行业的"共享用工"等 。 这些在疫情防控中"催生"出来的行业机会 , 实际上也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
疫情面前 , 我国整体市场情绪依然能够临阵不慌 , 充分体现出我国经济的战略纵深和韧性 , 体现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积累的基础设施系统、物流支持系统、工业化产能以及我国庞大人口规模所带来的巨大优势 。 但同时也要看到 , 经济的韧性并不等同于弹性 。 过去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巨大的资源投入与人口红利 , 疫情之后 , 提高经济弹性 ,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深挖近来涌现出的新经济、新模式、新动能 , 是中国经济实现全面复苏、真正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关键 。
在疫情防控中 , 无论是大数据应用 , 还是无人机测量体温等新科技应用的出现 , 抑或是新产业、新模式的生长 , 都让我们清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 经济秩序的本质 , 是对稀缺资源的分配 。 而创新 , 恰恰可以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 , 创造出更多的产出、更有效率地创造产出 。 多年来 , 我们取得了很多创新成果 , 很大一部分是凭借着我们巨大的人口红利 , 未来在科技创新上仍然需要我们持续不懈努力 。 接下来 , 中国将在5G、数据中心等新基建方面努力走在世界前列 , 这不仅将起到扩内需的作用 , 更将为中国孵化更多"硬科技"创造基础 , 成为我们在数字经济时代处于领先的契机 。
值得注意的是 , 激励创新并不意味着在扶持政策上的"大水漫灌" , 而是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 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同时 , 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 , 同时注重用新技术、新需求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应该认识到 , 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主体 , 在当前形势下 , 应该千方百计帮扶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稳住经营 , 救中小企业就是救中国经济 , 就是保住中国经济的创新活力 。 同时 , 激励创新创业 , 需要进一步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 , 让以直接融资为主的资本市场发挥更大作用 。 这就要继续推动以科创板为开端、创业板为深入点的资本市场制度和要素供给侧改革 , 缓解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 , 真正用金融哺育创新 , 培育出一批优质、高成长性、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企业 , 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 , 我们需要有舍弃旧观念、把握新机遇的勇气 。 只有不断创新突破 , 提高经济弹性 , 才能真正增强中国经济"免疫力" 。
推荐阅读
- 每日经济新闻|千禾味业:董事胡高宏、董秘吕科霖减持计划完成,共计减持约14万股
- 每日经济新闻|云南电信自6月1日起逐步关闭3G数据业务
- 每日经济新闻|中国农业银行白银分行原党委书记、原行长刘兴富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每日经济新闻|北京市拟规定:诋毁、污蔑中医药将被依法追究责任
- |瑞信:投资者有理由为V形经济复苏做好准备
- 每日经济新闻|焦作万方:公司最近五年不存在被证券监管部门行政处罚的情况
- 中国经济网|建设银行柳州分行违规收费 遭柳州银保监分局处罚
- 每日经济新闻|丹化科技:第一大股东丹化集团质押4400万股
- 每日经济新闻|大亚圣象董事长陈晓龙突发疾病不幸逝世兄长陈建军:太意外了
-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成都修订新经济梯度培育企业认定办法:增加未上市要求,申报条件也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