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一客|中国的民营火箭发展到哪一步了?,马斯克的载人火箭都成功上天了( 三 )


另外 , 在燃料技术方面 , 我国民营火箭公司也处于初步阶段 。 目前发射的火箭都是固体火箭 。 所谓固体火箭 , 就是指火箭发动机使用固体推进剂 , 例如聚氨酯、聚丁二烯、端羟基聚丁二烯、硝酸酯增塑聚醚等 。
固体火箭具有可靠性高、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等优势 。 然而其比冲量(注:比冲量越高 , 推力越大)低、燃烧控制较难 , 不能二次启动 。
更为关键的是 , 固体火箭制造涉及火工品制造资质的问题 。 由于固体火箭技术一般用于导弹 , 火工品制造资质都在国有企业手中 。 民营企业要想拿到上述资质十分困难 。 而液体火箭生产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
因此 ,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 , 各家都在加紧研发液体火箭 。 液体火箭是以液体火箭发动机做动力装置的火箭 。 一般由动力装置、箭体结构和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 。 有单级火箭和多级火箭两种 。
液体火箭具有比冲量高、燃烧可控性强、可二次启动等优势 。 这些优势对于民营火箭来说 , 其可以通过这些优势将客户的产品推入更远的轨道 。 胡振宇表示 , 现在民营火箭公司都在走固体转向液体的道路 。
梦想总是美好的 。 液体火箭研发难度高 , 系统复杂性高于固体火箭 。 多家民营火箭公司负责人均向《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液体火箭目前仍处于研制过程中 。 何时能商业化还不可知 。
基于上述情况 , 一名来自航天院所的技术人员表示 , 这说明民营火箭技术仍不够成熟 。 其背后大都有研究院所的背景 , 核心技术要靠背后院所来支撑 。
出行一客|中国的民营火箭发展到哪一步了?,马斯克的载人火箭都成功上天了
文章图片

商业:来自资本和政策的压力
对中国的民营火箭公司而言 , 眼下火箭的技术还在探索阶段 , 但来自资本的商业化压力却与日俱增;与此同时 , 外部政策的不明朗 , 又让它们在商业化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
虽然液体火箭技术仍在研发中 , 但阻挡不了各家抢发火箭的热情 。 这份热情背后实则是对于商业化的焦虑 。
正如胡振宇所言 , 民营火箭事业是一个周期长、耗资多的项目 。 星际荣耀负责人表示 , 打造一个液态火箭制造工厂就需要10亿元 。 因此 , 对于各家企业来说能有各方支持至关重要 。
在融资方面 , 蓝箭航天、零壹空间和星际荣耀也处于领先地位 , 三者在新一轮的预期估值中均在20亿元人民币以上 。
蓝箭航天在今年5月刚刚完成B轮2亿元人民币的融资 。 在此之前 , 蓝箭航天已经获得多轮融资和来自湖州市超过2亿元的军民融合专项综合投资 , 迄今为止累计获得各类投资超过5亿元 。
在今年1月 , 零壹空间完成A+轮融资 , 资本来自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春晓资本、正轩投资、联想之星、StarVC和陆石等机构 , 累计获得5亿元融资 。 星际荣耀也分别完成两轮融资 。
除了拿融资外 , 民营火箭公司还在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 。 例如零壹空间得到了重庆市政府的支持 。 其与重庆两江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 , 将研制基地正式落户重庆 。
星际荣耀负责人表示 , 正在与相关政府接洽建造液体火箭工厂的事宜 , 初步设想在华东地区选择合适基地 。
要想获得更多的支持 , 必须要让外界看到成果 。 因此 , 有了今年上半年各家民营火箭公司产品纷纷试飞的景象 。
虽然有了资本 , 但不代表阻碍不在 。 星际荣耀负责人表示 , 国家总体上支持商业航天发展 , 然而在政策落地方面仍需一定过程 。
蓝天翼认为 , 国家应该细化相关政策 , 打消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顾虑 。 只有这样才能走好落地这一步 。
SpaceX启示:他山之石能否攻玉
SpaceX的估值已达280亿美元 , 成为最有价值的私人公司之一 。 从2002年成立至今的16年历程中 , 什么成为其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对中国民营火箭事业的发展又有何借鉴作用?
美国可谓是商业航天的沃土 。 为何美国能涌现出如此多的民营火箭公司 , 这与其背后的政策和意识形态密不可分 。
美国当地时间5月11日 , SpaceX“猎鹰9号”搭载着孟加拉国Bangabandhu卫星从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发射 。 这次发射对孟加拉国和SpaceX都具有重大意义 。
孟加拉国发射了该国的第一颗卫星 。
SpaceX则亮相了“猎鹰9号”最新版本——Block5 。 这次版本升级并不简单 , 除了满足NASA严格的载人发射要求外 , 还在重复发射上有更大的野心——在不做修整下至少重复发射10次 , 在定期维护后则可达100次以上 , 成为真正意义上快速且廉价的运载火箭 。
2016年11月 , 长征5号发射成功时 , 曾让国人感觉在运载火箭领域 , 至少在载荷上 , 与美国的差距正在缩小:彼时美国的“德尔塔IV型”的“近地球轨道”载荷为28吨 , 长征5号是25吨 。 但“猎鹰重型”的63.8吨重新刷新了现役最大载荷 。
美国民营火箭公司能快速发展还是得益于美国政府的政策支持 。
早在1984年 , 美国制定了《联邦采购条例》 , 要求NASA在条件成熟时 , 选择商业企业来承包航天飞行任务 。 之后 , 美国国会连续制定了多条法案 , 持续推进商业航天的发展和壮大 。 NASA只负责规划和管理美国政府所有航天工程 , 并不负责运载火箭的具体设计和制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