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历史文化研究|水东镇湖北移民考察——以大葛村应山杨氏为中心(下)( 二 )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水东镇湖北移民考察——以大葛村应山杨氏为中心(下)
本文插图

法国传教士费赖之1869年7月31日的信中也有这样的记载:“1868年2月 , ……他们发现在水东附近的许村……七十个移民中 , 已有十一人死去 。 (史式微《江南传教史》第二卷第二部分第一章第176页)
可见移民在迁入后 , 曾遭受到严重的人口损失 , 只是缺乏其他更详细的资料记载以供分析 。
移民人口减少的另一个因素是返回原籍 。 移民返回原籍 , 原因多种多样 , 可能因在迁入地违法犯事被扭回原籍 , 也可能是被地方拒收遣送回籍 , 还有可能因为家庭的变故 , 回原籍侍养或看守祖墓 。 如杨伸率四子迁居水东大葛村 , 其原籍祖墓无人看管 , 遂遣其长孙杨贵显回籍守墓 , 卒于应山县南乡内塘 , 也葬在原籍 。 杨主长子杨大国迁大葛村后 , 也曾回返原籍 , 卒后葬于大栗树岗东栗坡 。
五、湖北移民给水东社会带来的影响
湖北移民改变了水东的人口结构 , 带来了湖北方言和原籍的生活习惯、文化习尚 , 带来了新的劳动技术和劳动技能 , 为水东镇社会经济在战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 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矛盾 , 如湖北移民将天主教引入水东 , 为后来的民教之争埋下了隐患 。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水东镇湖北移民考察——以大葛村应山杨氏为中心(下)
本文插图

移民文化的传入也促使了土著文化的变化 , 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习尚 。 清末民初王胡村一带盛行习武即是一例 。 同治年间 , 随州有四支黄姓移居王胡村 , 他们在原籍本已有习武的习惯 , 迁居王胡村后自然免不了与土著王姓、胡姓发生矛盾 , 为了在争端中不落下风 , 他们更是练武成风 , 并聘请同是湖北移民的杨忠海(此人善使大刀和叉子 , 杨厚德父)担任总教头 。 王姓、胡姓自也是不甘示弱 , 就连节庆时玩狮子、舞龙灯 , 也成了比武较艺的另一种形式 。 当今水东镇的文化格局 , 正是在移民文化与土著文化的不断碰撞、融合中慢慢形成的 。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水东镇湖北移民考察——以大葛村应山杨氏为中心(下)】(作者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