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学书院|社会充满戾气,因为我们丢掉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家教和门风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社会充满戾气 , 因为我们丢掉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家教和门风
群学书院|社会充满戾气,因为我们丢掉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家教和门风
本文插图

又一个周末 , 群学书院与大家分享的 , 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先生为著作《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撰写的自序 。 在作者看来:
家训不是用来对外吹嘘和自我标榜的东西 , 它们只在家族内部传承 , 付诸实践 。 我们无法想象祖辈会用虚伪的东西教育子孙 , 因此 , 家训高度真实地反映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和人才观 。
家训是从人生经验总结出来的智慧 , 它把伦理道德化成日常的行为规矩和礼仪 , 培育文明而高雅之人 , 千百年来成效显著 , 潜移默化中规范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 乃至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价值与族群认同的凝聚力 。
群学书院|社会充满戾气,因为我们丢掉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家教和门风
本文插图

良训传家
文 | 韩昇
01
近几十年来 , 中国社会发生了太大的变化 , 维持了几千年的社会基础——家庭 , 在剧烈的社会变动和推行了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下 , 已经面目皆非 。
现在的家庭基本上是由父母和独生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 。 爷爷奶奶这一辈经历过疾风暴雨般的阶级斗争 , 他们把千年的传统破除得差不多了;父母这一辈在青少年阶段没有接受过多少传统教育 , 他们对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家教相当陌生 。 这样的两代人一起抚育新生的独生子女时 , 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 。
这些独生子女寄托了父母以上好几代人的希望 , 要他们长大后圆祖辈的梦想 , 家长唯恐他们身体不够强壮 , 恨不得把最好的营养补品都塞进孩子的嘴里 , 对于他们的各种要求都尽量满足 , 简直到了予取予求、百依百顺的程度 。 这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的缺点 , 他们以为这个世界都得听自己的 , 独占欲望强烈 , 看不起别人 , 没有礼貌 。
有一次 , 在一列地铁上 , 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一个小男孩上车 , 一位老人起身给孩子让座 , 男孩毫不客气地坐上去 , 妈妈要孩子向老人道谢 , 小孩装着没听见 。 到了下一站 , 一位怀抱婴儿的妇女上车 , 妈妈要孩子给这位妇女让座 , 孩子硬是不肯 , 妈妈把他从座位上拉下来 , 他便号啕大哭 , 妈妈一脸无奈 , 茫然地看着孩子 。
这一幕让人长叹 , 从小就培育孩子的爱心和礼貌是多么的重要 。 生活上受到过度溺爱 , 行为上不懂规矩 , 性格上自私自利 , 精神上骄傲脆弱 , 这样的孩子有再多的知识也无法承担人生的重任 。 有学者认为我们正在制造“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那么 , 在当代社会 , 我们应该如何去教育下一代呢?
群学书院|社会充满戾气,因为我们丢掉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家教和门风
本文插图

0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 我们片面地强调知识 , “知识改变命运”“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 , 全社会对于知识灌输几乎到了病态 。
孩子小学入学 , 不认得几百个汉字 , 不会讲一口英语 , 不会运算加减乘除 , 就会被好学校拒之门外 。 人们发现入学是越初级越难 , 大学不如高中 , 高中不如初中 , 初中不如小学 , 而进什么小学几乎决定了后面的人生 。 这已经成为社会现实 , 称得上正常吗?我们的家长欢迎这种情况吗?显然不是 , 但他们也无可奈何 , 不知道社会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
小学入学的激烈竞争 , 导致我认识的好多家庭让孩子从两岁就开始学习 。 有的学汉字 , 数以百计;有的学英语 , 开口便讲;有的学算术 , 运算飞快 , 乃至上学天文下学地理 , 不一而足 。
大家熟知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 说到人生“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论语 · 为政》) 。 这几句话 , 几乎人人耳熟能详 。 但是 , 大多数人有意无意地把这段话的第一句给漏掉了 , 那就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明白怎么十五岁才开始学习 , 该不会是孔子讲错了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