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视界|始知非《六经》不以读,非先秦、两汉之书不以观


| 写在开篇
学完了这几周的唐宋八大家 , 想必有同学会有这样的疑惑:比如 , 李白、杜甫为什么不是唐宋八大家?而不怎么出名的曾巩却能入选?大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问题 , 是因为对“唐宋八大家”有点误解 , 认为在文学方面造诣高的人 , 就应该入选 , 而实际并不是这样 。 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的将为你答疑解惑 。
今日佳句
始知非《六经》不以读 ,
非先秦、两汉之书不以观 。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

语文新视界|始知非《六经》不以读,非先秦、两汉之书不以观
本文插图

句里积词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 。
(他和传说中的那些神童一模一样 , 七岁作诗 , 九岁作画 , 十岁诵全六经 , 十二岁就写得一手好文章 。 )

语文新视界|始知非《六经》不以读,非先秦、两汉之书不以观
本文插图

知句论事
所谓的“八大家” , 全称是“唐宋散文八大家” , 是指唐朝韩愈、柳宗元 , 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
李白、杜甫的确是中国诗坛上不可逾越的高峰 , 如果我们要评选“唐宋诗歌八大家” , 这两位必须要入选 , 但是世人所知的唐宋八大家 , 仅限于“散文”大家 。
“唐宋八大家”的称号并非形成于宋代 , 一直到明朝 , 才有这个称呼 。 明朝时 , 有一位叫做朱右的文人选了韩愈、柳宗元这八位老先生的文章 , 编纂了一本《八先生文集》 , 八大家之名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
后来 , 又有一位名叫茅坤的文学家 , 继承了这个说法 , 编选了《唐宋八大家文钞》 , 这部书在明朝流传甚广 , 从此 , “唐宋八大家”的名号开始流传 , 深入人心 。
明清两代文人 , 创作古文都以这八位老先生为标杆 。 而提倡唐宋文风的这些作家 , 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唐宋派” , 代表人物有茅坤、归有光、唐顺之 。
茅坤不仅提倡大家学习这八大家 , 同时也告诉人们 , 为什么要学习 。 他说 , 自魏晋六朝以来 , 世间流行的都是骈文 , 这种文体要求字句相对 , 辞藻华丽 , 但是内容空洞 , 文章的气势也就越来越柔弱了 。
而韩愈、柳宗元提出的“古文” , 则与骈文相对 , 文章并不刻意要求辞藻华丽 , 但求立意有深度 , 内容有价值 。
在他们的号召下 , 世人才开始知道 , 要想写好有深度、有价值的古文 , 就必须要阅读《六经》还有先秦两汉的古文经典 。

语文新视界|始知非《六经》不以读,非先秦、两汉之书不以观
本文插图

这就是今天的金句 , “始”是“开始” , 《六经》是儒家经典 , “观”的意思是“观看、阅读” 。 这是茅坤从前人的主张中 , 发掘出来的写作精华 。
八大家的古文之所以好 , 是因为他们学习《六经》和秦汉经典 , 今人要想写好古文 , 自然要向八大家看齐 。
韩愈和柳宗元带领着唐朝文风走进了新时代 , 也为散文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 但是到了晚唐 , 古文再次衰落 。
人们又开始可以追求华而不实的文风 , 到了北宋仍然如此 。 欧阳修一看 , 这要不得啊 , 这些文章美则美矣 , 毫无灵魂 , 于是再次发起了古文运动 。
在欧阳修的领导下 , 三苏、王安石、曾巩纷纷响应 , 这些人都是北宋的大才子 , 欧阳修更是当朝文宗 , 他们继承了韩、柳的思想 , 再次使得文章焕然一新 。
因为韩、柳等八人在扭转文风上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 明朝人为了学习他们 , 便提出“唐宋八大家”这个称号 , 希望更多的学子摒弃华而不实的文风 , 创作有思想、有意义的好文章 。
《唐宋八大家文钞》节选:昌黎韩愈,首出而振之,柳柳州又从而和之,于是始知非《六经》不以读,非先秦两汉之书不以观 。 其所著书、论、序、记、碑、铭、颂、辩诸什,故多所独开门户,然大较并寻六艺之遗略,相上下而羽翼之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