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三 )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文章图片




微信+H5的渠道为popi打开了一片天地 , 19年6月 , 在popi公众号认证一周年之际 , 累计有15万用户开通了提问箱功能 , 总计收到了120万个提问 。 随着体量的增加 , 作为一家以社交为目的的产品 , 缺乏自主平台显然是硬伤 。



有意思的是 , 在popi团队下定决心开始做APP后 , 一款打着popi名号的应用杀入市场 , 同样的“匿名提问”社交形式、同样的“popi”品牌名称 , 并通过代码漏洞向所有用户发送了软件广告 。



此前正牌popi积攒的良好用户基础 , 让这款应用获得了许多下载 。 popi官方随后发出了一篇打假声明 , 尝试维权 。 这个插曲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了他们加快APP的开发、也为产品隐私和链接地址保护敲响了警钟 。



几经波折 , popi客户端在今年1月10日上线 , 公众号提问箱也正式关闭 , 全部用户和数据都逐步过渡至客户端 。
APP版本的popi拥有了更高的自由度 , 除了依旧依赖其他社交平台分发提问链接外 , 他们也在进一步探索自己的应用生态 , 逐步完善popi广场等功能 。



在现在的popi官方微博中 , 可以看到一条置顶的“自我介绍” 。 团队经历了动荡变迁 , 最终成形的是一个仅有6人的团队 。 借助公众号起家 , 他们曾一直处于一个较封闭的“小而美”状态 , 随着版本迭代和体量增大 , 他们的野心逐渐明晰——希望建立一个“服务于亿万用户的产品” 。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文章图片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文章图片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文章图片
Popi的迷人与危险



原本不相干或渐渐失去联系的两个人 , 通过popi连接在一起 , 在产品的运营者看来 , 这是互联网最原始的魅力 。 另一方面 , 窥私欲和匿名自由性带来的问题 , 其实也是互联网的原生顽疾 。
想拥有亿级用户量的popi , 已经不再是社交恐惧下少数人的秘密花园 , 其为何吸引人?又存在哪些隐患?都值得探讨和关注 。



匿名互动千千万 , 为何popi格外迷人?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 , 我们的线上线下生活越发紧密地连接在起来 , 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社会身份也都一并迁移至这个赛博空间 , 曾经小而美的自我表达平台正在不断被侵蚀 。



正是瞄准了这种社交过载带来的疲惫 , 各式匿名社交软件涌现 , QQ也前后推出了“悄悄话”“小秘密”这种带有强烈匿名色彩的功能 。 popi也是一样 , 用匿名+提问的形式为人们披上一层“隐形衣” 。



社会身份让我们在社交平台上塑造了多面自我 , 问答也是同理 。 面对“空闲时间喜欢做什么?”这个问题 , 相信面对父母、好友和老板都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 我们被迫地、也习惯性地考量身份后慎重作答 , 希望自己一人千面地从容应对每个好友 。 而提问者身份的隐匿给互动带来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 更重要的是 , 少了现实身份的附加“潜台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