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这3种情况,说明你正在经历职场冷暴力



职场|这3种情况,说明你正在经历职场冷暴力
本文插图

小林最近跳槽到一家新公司工作 , 由于符合自己的兴趣 , 在入职之初小林表现得兴趣十足 , 自信满满 。 谁知工作没几天 , 她便无精打采 , 每天走到公司门口都觉得步伐沉重 , 心里感觉很不愉快 。
在朋友的细问下 , 她才坦言无法融入公司氛围 。 同事之间有说有笑 , 只要她参与进来话题就自动终止 , 吃饭聊天都不叫她 , 境遇非常尴尬 。 小林感觉自己在公司里被排挤 , 被当成透明人一样对待 。
新人遭遇职场冷暴力 , 几乎是所有白领都曾遭遇过的阶段:
有些老员工觉得新人工作没有经验 , 凡事都不熟悉 , 因此视而不见;也有一些老员工认为新人会在未来构成对自己的威胁 , 影响自己的权力 , 因此会采用冷暴力不理睬的方式施威 。 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职场冷暴力 。
面对这些情景 , 有些人可能审视自己是不是能力不够 , 达不到领导的要求 。 虽然这种情况可能确实存在 , 但更应该问问自己是不是遭遇了职场冷暴力 。
职场冷暴力常见形式
职场冷暴力常见形式主要有:不受领导重用 , 被打入“冷宫”;拼命工作 , 升职和加薪却总是轮不到自己;还有就是被别人忽视 , 成为“隐形人” , 或是得罪了同事们 , 成为“公愤型人物” 。
职场冷暴力就像一种令人窒息的“缺氧环境” , 在无声无息中影响着职场人的神经 , 让人无法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 而这种影响 , 绝非只是表面上的工作不配合、工作不顺利 , 而是深层次的心理伤害 。
之所以会产生职场冷暴力 , 施暴者和受暴者双方均逃脱不掉责任 。
职场心理学专家王金丽分析认为 , 从外在原因来看 , 经济环境、企业的业绩和公司的内部竞争等可能是职场冷暴力产生的原因 。
从内在因素分析 , 职场冷暴力和当事人的主观体验有关 , 冷暴力可能是员工的一种心理投射 。 有的员工内心缺少安全感 , 特别渴望得到温暖和关注 , 因此 , 他对周围的人有更多的期待 。 如果未能如愿 , 他会感到失望 , 由此感到冷意 。
而职场冷暴力的始作俑者 , 主要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冷漠的公司氛围 。
小米是个典型的学霸 , 名校毕业后进入国内知名企业 。 很快 , 她发现公司的人故意冷落她 , 不给她安排任何重要任务 , 从别人口中得知因为她不懂得职场“潜规则” , 作为新人没有主动给老员工拿快递、点外卖 , 没有给领导“送礼” 。
朋友都劝小米辞职 , 可小米觉得自己能力不够 , 又不舍得离开编制 , 结果等来的是变本加厉的压力 , 击溃了小米的自信心 。
击溃小米心理防线的 , 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公司氛围造成的 。
公司压根没有把职场冷暴力当回事 , 一味地追求用制度和企业文化来影响公司氛围 。 当企业文化被当成口号贴在墙上 , 企业文化与管理人员的行为有偏差 , 最容易产生各种矛盾 , 整个公司上下就会被一种不安全感包围 , 员工流失率也会增加 。
比起一个职责定位清晰、规章制度健全的企业 , 一个包容、关怀的人文环境才是企业拴心留人的不二法宝 。
让人感觉到欣慰的 , 现在很多跨国公司设有“防止工作场所暴力行为”的行为准则 , 列举一些可能有敌意的工作场所 , 或者分辨一个愤懑的员工的潜在行为趋向 , 及早向管理层汇报 , 避免冷暴力变成真正的暴力行为 。
二是不闻不问的管理层 。
由于背景、经历、境遇、自我防御机制等等各不相同 , 排解不良情绪的手段也不同 。
如果公司的管理层大部分在成长过程或职业生涯中 , 遭遇过类似情形 , 当他们成为管理者后必然会效仿同样的方式 , 甚至有一部分领导通过“冷嘲热讽”等作为管理手段 , 震慑下属 。
职场心理学专家王金丽分析 , 职场冷暴力其实是管理者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 他们曾经遭遇过职场冷暴力 , 因此通过“以牙还牙”的方式对待别人 ,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 , 这种相对偏激的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 成为冷暴力中的“施暴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