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博物馆四个多月闭馆不“放假”, “无人”博物馆文物都很“忙”

闭馆四个月有余 , 少了观众的博物馆却一天没放假 , 有些馆忙着扫房扫地 , 来了一次彻底大扫除;有些博物馆“扫”文物 , 扩充数字展品库……最近采访人员探访那些尚未开馆的博物馆 , 为您揭秘“无人”博物馆里的忙碌 , 看博物馆人如何努力将时光留住 。 6月初 , 自然博物馆、中国科技馆、北京汽车博物馆、郭沫若纪念馆等将陆续恢复开放 , 许多久未谋面的博物馆 , 将以崭新的姿态迎接观众的到来 。
博物馆博物馆四个多月闭馆不“放假”, “无人”博物馆文物都很“忙”
文章图片

留守文物忙着做“美容”【博物馆博物馆四个多月闭馆不“放假”, “无人”博物馆文物都很“忙”】疫情期间 , 各大博物馆里的文物都挺“忙” , 时间表排得满满的 。
自然博物馆 , 3200多件动植物标本“留守”展厅 ,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要定期为它们做保养 , 适当的“美容护理”也安排上了 。
“像这样的庞然大物 , 打理起来自然要投入更多精力 。 ”该馆标本部副主任夏晓飞站在古爬行动物展厅里 , 指着“明星展品”——马门溪龙骨架化石打开了话匣子 , “这个大家伙全长26米 , 仅脖子就超过13米 , 维护难度可想而知 。 ”
夏晓飞说 , 发掘的化石受到各种因素制约 , 几乎不可能是“完好无损”地出土 , 对于缺失的部分会用石膏或树脂材料制成的仿制品补全 。 这套巨大的马门溪龙骨架化石 , 就有十多处是后补的 。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观众的触碰 , 这些部分会出现褪色 , 因此标本部的工作人员会定期对化石标本进行补色 , 令展品看上去更‘精神’ 。 ”他说 , 这次闭馆期间 , 标本部的三位专家就联手对“马门溪龙”进行了加固、上色等维护 。 “受出土当地土质和埋藏地层的影响 , 这套骨架标本整体颜色呈现出黄褐色 , 工作人员使用油画料调配出与化石整体状态最和谐的颜色 , 并为补全的部分进行了补色 。 ”
在汽车博物馆 , 不少大型互动设备也完成了升级改造 。 展览展示部工程师曹楠说:“互动展项平时难得整段时间空闲 , 现在正好可以进行结构检修和定制安装 。 ”更难得的是 , 馆里珍贵的“老爷车”不仅被精心保养 , 而且还陆续排队拍了“形象照” 。 工作人员王晓琳说 , 与专业团队为明星展品制作了VR , 观众通过手机就能近距离观看这些汽车 , 甚至能“坐”进去 , 享受一把驾驶古董车的乐趣 。
位于什刹海畔的郭沫若纪念馆里 , 工作人员正忙着搭建脚手架 , 他们计划为全馆最大的文物——馆舍完成一次3D扫描 。 文物与陈列工作室副主任梁雪松说 , 所有过程都是无接触的 , 不会对建筑本体造成伤害 。 前期准备工作还在进行中 , 未来 , 这些采集工作还将移到室内 。 而这些数据最终将成为虚拟世界的“砖石” , 可以重建一座原汁原味儿的云端纪念馆 。
开启无死角深度“大扫除”中国科技馆后勤保障部负责人单根春说 , 科技馆大门关了 , 工作人员开启了一次深度的“大扫除” 。 玻璃幕墙、900多个展项、公共服务设施 , 甚至还包括展区内3米以上空间的卫生 , 统统都在打扫范围内 。
“一些3米以上的大型展项 , 我们都搭了架子 , 或者使用升降机 , 近距离打扫 , 而不是简单扫扫灰 。 ”单根春举例 , 科技馆里的室内雕塑“生命螺旋” , 高达47米 , 相当于十几层楼的高度 。 清理它 , 需要具有高空作业资质的“蜘蛛人”出手 。 “五个工作人员同时作业 , 清理了两天才完成 。 ”
另外 , 展厅内虽然没有观众 , 但为了维护展品的状态 , 仍需要保持通风环境 。 科技馆600多块空调滤网 , 每周都要清洗消毒 。 “为了迎接开馆 , 科技馆调整了空调运行的方案 , 关闭回风系统 , 只送新风 。 ”
汽车博物馆的“大扫除”讲究无死角 。 “从天花板到墙壁 , 犄角旮旯儿都打扫了一遍 。 ”王晓琳说 , 有一面挑高50米的墙 , 全部完成了重新粉刷 。 场馆地面上已经被观众踩得模糊不清的3D彩绘重新打了蜡 , 焕然一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