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致富靠双手 小康重实干

致富靠双手,小康重实干
核心阅读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摘掉贫困帽,种出好收成,乡村环境日日好……随着强农惠农政策框架体系不断完善,这些乡亲们曾经的期盼都一个个变成了现实 。奔向全面小康的路上,乡亲们还有哪些新期盼,采访人员深入乡村一线,近距离观察乡村的变化,聆听乡亲们的心声 。
脱贫户晏昌平扩大养蚕规模


产业扶对头 致富不发愁
时已入夏,但清晨的秦岭深处,仍透着丝丝寒意 。
晏昌平起个大早,趁妻子徐德美做早饭的工夫,他已上山采完桑叶,用竹篓背回了家 。
“凌晨下小雨,打湿了桑叶,蚕直接吃会生病 。”晏昌平配好消毒液,把桑叶泡5分钟,捞出来烘干后,才轻轻撒在蚕簸里,“这些‘宝贝疙瘩’得精心伺候,今年的好收成,还靠它!”
晏昌平忙着,徐德美也不得闲 。室内温度低,她生起炉火,给春蚕取暖,“太冷蚕儿长不好,太热桑叶枯得快,22度最好!”
在秦巴山区陕西石泉县这方山水里,百姓兴桑养蚕,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在合心村,养了一辈子蚕的父老乡亲,也不在少数 。但晏家的这些小诀窍,都是来自村里的第一书记陈子培 。4年前,陈子培第一次跨进晏昌平家时,山涧里的土房子已经松松垮垮 。“夫妻俩养了2张蚕、种了几亩地,勉强供俩娃上学 。”在高级农艺师陈子培看来,“技术落后、桑园太少,严重制约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
陈子培带领村民,新辟出400亩密植桑园,用新品种“强桑”替代“荆桑”,成熟后可供养800张蚕;引进小蚕共育、蚕台饲养等技术,仅用几年光景,合心村已整村脱贫 。
有了带头人,本就勤劳的晏昌平和徐德美,更加卖力了:在山坡8亩桑园里,套种7000多株新桑苗;学习新技术,养蚕规模增至8张;种植5亩魔芋、3亩水稻、1亩辣椒;养了3头牛、4头猪、60只鸡……2019年,家里挣了近9万元;120平方米的蚕室,修整一新;山脚下的安置房,装饰得整洁又漂亮 。
“眼下脱了贫,往后还要致富呢!”对于下一步规划,晏昌平的思路很清晰:好好盯管桑园,在两三年内更替完新品种,让桑叶更大、更肥厚;多参加培训班,向专家讨教技术,养蚕规模再翻一番 。
“养蚕要靠‘巧劲儿’,劳动强度就能小很多 。过两年桑树大了,养16张蚕也不累 。”晏昌平告诉采访人员,“到那时,俩娃娃就大学毕业了,生活还有好光景哩 。”
谈及自己的期盼,晏昌平笑言,前一阵儿,他牵头山坳里11户邻家,在山坡的桑园间铺了一条路,还打上了水泥 。“希望这山路能更宽敞,今后大伙儿养蚕规模大了,需要大车小车送货拉人,路好了致富的日子才更牢靠 。”
晏昌平想的,确实长远 。如今,村庄的蚕桑产业,正做得更大、更深 。“蚕桑浑身是宝,专家说除了拿桑叶喂蚕,还能用桑园养鸡,蚕沙做枕头,桑枝做食用菌……”晏昌平期待满满,“这是发展的新方向,眼下大伙儿都憋着劲儿,盼着搭上这个车哩!”
【采访人员观察】
在陈子培带动下,晏昌平养蚕脱了贫,大山深处的合心村,也迎来产业兴旺的新光景 。这个小山村的变化是脱贫攻坚的缩影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越到最后关头越要绷紧弦、加把劲,产业基础打得牢不牢,致富技能掌握好不好,收入增长势头稳不稳,只有这些任务都高质量完成了,脱贫攻坚才能取得全面胜利 。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可喜的是,政策已经明确,对退出的贫困人口,要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帮扶措施不刹车,驻村工作队不会撤 。对于刚脱了贫正憧憬更美好生活的村民们来说,吃了这颗“定心丸”,可以甩开膀子,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
种粮大户李玉成拓宽经营门路
粮食链条长 收入稳当当
“下苗啰!大家看着点儿 。”5月13日一大早,黑龙江桦川县玉成合作社理事长李玉成就在田头忙开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