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买烧烤 当网红 疫情下 传统旅行社“花式自救”

员工“共享”卖烧烤 老板直播当网红疫情下 传统旅行社“花式自救”
过去的4个月里 , 80后、徐州玉屏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负责人苏锋一筹莫展 。 “在这一行干了7年 , 好不容易站稳脚跟 , 营业额逐年递增 , 却因为疫情 , 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 , 仿佛一夜之间回到刚创业时 , 一切都要重头再来!”
对苏锋而言 , 以往这个时候 , 本该是旅游业的春天 , 也是生意最红火的时候 , 但目前的现状是“只出不进” 。 他算了一笔账:春节前 , 约100万元旅游预付款全部退回 , 推广、展会、礼品等支出打了水漂 , 每个月还有员工基本工资、社保及房租等硬性成本 , 公司已亏损了160万元左右 。
更让他无奈的是 ,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 , 公司只收了几个省内游的散客 , 他将游客“移交”给同行 , 才凑了个小团 。 5月10日母亲节 , 公司做了一场“感恩之旅”亲子游活动 , 也只有老客户来捧捧场 。

他观察到 , 近段时间 , 身边一些小旅行社倒闭 , 或干脆转行 。 “一些旅行社老板做起了房地产销售 , 但他们大多都三四十岁了 , 很难和年轻人去竞争同一个岗位 。 ”
苏锋的遭遇折射出当下旅行社所面临的共同困境 。 旅游业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 , 有数据显示 , 仅2020年春节期间 , 旅游业损失至少在5000亿元以上 。 旅行社“零收入” , 导游变主播卖货 , 员工改行做微商……当下 , 规模不同、定位不一的众多旅行社该如何开展自救 , 尽快走出疫情阴影 , 又能否以此为拐点 , 走上转型发展的道路?近日 ,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多家旅行社企业 。
同行一股脑儿都去做微商了
1月24日 ,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通知 , 要求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产品 , 暂停旅游团队出行 。 自此 , 苏锋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刷新闻 , 关注最新的行业政策 , 可他打开朋友圈发现 , 身边很多同行不再发旅行美景图片了 , 反而开始做起了微商 。
“能挣一点是一点!”苏锋终于坐不住了 , 他先在朋友圈售卖徐州当地特产 , 为扩大销路 , 又想办法联系了安徽的客户资源 , 开始卖宣城锅巴、黄山臭鳜鱼等特产食品 。
但他很快发现 , 这条路行不通 。 “同行们一股脑儿都在做微商 , 受疫情影响 , 经济本来就不景气 , 再加上干这行没经验 , 还是收手吧 。 ”苏锋无奈地说 。
那段时间 , 苏锋脑海中也有过关门的念头 , 但是他还是舍不得 。 “就算是亏钱也要撑住!作为公司创始人 , 要把这些年积攒的客户都断了 , 心疼啊!”苏锋这样安慰着自己 , 也鼓励员工们继续坚持 。
【疫情买烧烤 当网红 疫情下 传统旅行社“花式自救”】与此同时 , 黄山世友国际旅行社负责人刘浩也正经历一场痛苦的自救 。 “以往这个时候 , 营业额要到30万元是小菜一碟 , 但是今年1月底到4月 , 我们没有一点收入 。 ”在旅游业打拼近20年的刘浩坦言 , 本以为疫情很快结束 , 3月底打算重振旗鼓 , 但随着形势愈发严峻 , 自己也越来越着急、焦虑 。
刘浩起初对微商还有些抵触 , 觉得天天在朋友圈“吆喝” , 有些“没面子” , 但旅行社迟迟不能复工 , 他开始“妥协” 。 3月开始 , 他将黄山烧饼、臭鳜鱼、毛峰茶叶等黄山土特产“搬”进朋友圈 。
“生意最好的一天 , 才卖了七八单 , 大多数时间 , 一单都没有 。 ”一周后 , 由于生意惨淡 , 刘浩又放弃了微商 。 也有人劝他去做电商品牌的分销商 , 但他一口回绝了 。 “一方面术业有专攻 , 自己对电商并不在行 , 另一方面 , 实在不想就此离开旅游业 , 我的根在这里啊 。 ”
疫情逼出了“异业合作”
就在苏锋和刘浩“想破了脑袋自救”之时 , 安徽本地规模最大的旅行社——安徽环球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华玉开始另辟“合纵连横”的蹊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