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在看不见的课堂如鱼得水
在看不见的课堂如鱼得水
——上海美术学院的云端教学
作者:陈青(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2020年肇始 , 突如其来的疫情 , 收束了我们的惯常行为 , 搅扰了生活、工作、学习的节奏与惯性 , 中国一年一度家人阖欢、老友相聚的欢乐春节 , 在宅家、宅舍中惶然度过 , 寒假后的开学日遥遥无期 。 居家工作、网络社交 ,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 , 一时之间互联网上各类交互平台应声沸燃 。
上海美术学院自3月2日正式启动线上教学 , 所有课程按照计划内容全面展开 。 课前 , 学校通过建设线上平台 , 组织云培训 , 对线上教学平台使用、管理、授课方式等进行引导 , 所有授课教师都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思想与技术的准备 , 并通过课前试课进行线上教学试水 , 为课程的正常进行审慎探索 。 课程启动后 , 线上教学成了教师、学生之间的火热话题 , 网红教师、网红课程也随之涌现 。
新手上路
30多年教龄的资深教师和刚刚步入教师岗位的青年教师 , 突然站在了云课堂的同一起跑线上 , 焦虑点高度一致 。
雕塑系资深教授王建国老师的《木雕》课程被突发疫情打乱了授课计划 , 快速调整思路之后 , 云课堂设定8个不同主题内容 , 从古典到当代、从中国到世界 , 师生共同探讨木的雕塑世界 , 利用微信、腾讯会议等平台进行在线授课和互动交流 。
国画系青年教师马新阳的《小写意花鸟临摹》课程 , 通过事先录制示范视频 , 将临摹步骤精微呈现 , 以微信群为主要媒介进行教学 , 学生可以多次复看 , “余音绕梁”中深化对于技艺的传授 。 学生们单人单屏近距离观赏教师示范 , 对技艺细节了解可以更加精准 。
除了大家熟悉的微信手段外 , 腾讯会议、钉钉、ZOOM会议、雨课堂、各种小软件 , 这些陌生的交流平台 , 经过快速摸索 , 许多教师能够综合运用线上技术 , 如线上问卷、弹幕交互、线上管理等 , 丰富的技术效应被激发出来 , 积累了多元的技术储备 , 对翻新线下教学手段会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 。
技术加持
【课堂管理在看不见的课堂如鱼得水】线上课堂成为数字艺术课程的技术秀场 , 秀技术、秀装备、秀观念、秀手段 , 教师们使出了浑身解数 , 网红教师、网红课程也因此不断涌现 。
从麻省理工实验室访问归来的数码系蒋飞老师 , 其以人机交互为核心的《动态构成》课程 , 培养学生以理性的计算机思维梳理感性灵感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 为了能够把学生留在云课堂 , 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 教师为自己塑造了虚拟装备 , 在线“变身”(虚拟现实换装)多种角色 , 硬核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 , 成了学生心目中的网红形象 。
为配合蒋飞老师的“变身”效果 , 荣晓佳老师设计了一款实时变声软件 , 命名为“VoiceActor” , 可以接收外部信号实时切换角色等 , 甚至可以变声为“萝莉”“怪兽”等角色用声 , 以配合角色效果 。
荣晓佳老师的《信息艺术综合设计》课程 , 为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一个半透明的电子屏 , 呈现平时线下授课所用的PPT和板书 。 云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隔屏相望 , 但却没有了一般视频授课“贴面感”的尴尬效果 。 这个“透明PPT”是建立在实时教学的基础上 , “说哪儿指哪儿”的生动性对学生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 也对其它线上教学手段深耕起到了非常生动的启发作用 。
精耕细作
面对屏幕 , 每个学生似乎都在享受一对一教学 , 学生们反映 , 注意力较比平日课堂更为集中 , 录播、直播等教学方式 , 使复看复学成为可能 , 各种计算机软件与资源的交互支撑 , 教学手段面目全新 。
线上教学如何与面授教学等质同效 , 教师们费了许多脑筋 。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 荣晓佳老师在其《信息艺术综合设计》课前进行了充分的互动 , 利用线上技术的便捷性 , 围绕课堂讨论主题 , 师生共同准备内容 。
推荐阅读
- 药品江苏“药神”案二审改判
- 河北河间:开设““云鹤未检课堂”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 黑龙江大庆让胡路:法治"云课堂"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 开讲青岛社保政策法规“云课堂”开讲 劳动合同专题有关问题热点问答
- 农民麦田里的“后浪”丨麦田里开起“抖音课堂”
- 吉林省吉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原党组书记褚民华被双开
- 学校复课封闭管理,男子开车硬闯闹事被批捕
- 吉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褚民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湖北英山:提升案件管理信息化水平 保障律师执业权利
- 北京实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摸清北京的野生动物都住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