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领军计划切实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储备输送拔尖领军人才( 二 )
在强基计划的制定过程中 , 清华大学充分借鉴了“学堂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丰富经验 , 既突出“强基”的理念 , 又凸显“拔尖领军”的目标 , 希望能通过选育衔接真正找到并帮助那些有志于从事基础学科研究 , 有着强烈的学术志趣的学生成长成才 。
同时 ,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培养一体化方案的设计中 , 还吸取了书院制探索的经验 。 2014年 , 清华大学为探索本科教育改革创新设立“住宿制文理书院”新雅书院 , 从清华传统和实际出发 , 探索通识教育对理工科学生的价值和意义 , 致力于让学生不再是一个狭隘的专业人 , 同时也是一个对人类文明有成熟思考和价值判断的人 。 经过6年探索 , 形成了一系列可供借鉴的经验 。
结合学堂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 依托新雅书院的特色探索经验 , 清华大学新成立日新书院、致理书院、探微书院、未央书院、行健书院 , 在优中选优的基础上深耕厚植 , 将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做细、做实 。 其中 , 日新书院负责基础文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 , 致理书院负责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 , 探微、未央和行健三个书院则负责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 , 分别对接化学生物学、数理基础科学和理论与应用力学三个专业方向 。 这三个专业方向均专门设计了工程衔接方向“理+工”双学士学位培养模式 。 完成相关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 , 毕业时可获得理学和工学双学士学位 。 希望通过双学士学位的培养方案 , 强化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 , 同时有效促进不同专业之间培养方案的有机融合 , 实现学科交叉基础上的差异化、特色化人才培养 。
入校后 , 清华大学将对强基计划学生单独编班 , 配备一流的师资 , 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 , 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 , 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学科交叉、研究性学习等先进培养模式 , 因材施教 , 关心、鼓励和爱护每一个学生;组建专门学生管理队伍 , 鼓励优秀硕士生博士生担任班级辅导员 , 知名教授学者担任班主任和导师;将本科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有机衔接 , 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硕士、博士阶段的专业方向 。 本科毕业时符合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 , 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
科教协同 , 勇攀高峰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将全面落实协同创新、协同育人要求 , 围绕为国家培养基础学科拔尖领军人才的目标 , 着力推进科教协同育人 , 充分利用国家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资源以及重大科研项目培养创新人才 , 逐步探索建立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新模式 , 鼓励更多学生在科研探索中坚定学术信念 , 勇攀科学高峰 。
五大书院整合了清华大学20多个院系丰富的教学及科研资源开展人才培养 。 不仅师资力量雄厚 , 而且科研实力强大 。 比如探微书院依托化学工程系的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学院的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系的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开展人才培养;未央书院依托的科研平台更是多达数十个 , 包括物理系的凝聚态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研究所、原子分子与光物理研究所、天体物理研究所 , 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 天体物理中心以及富士康纳米科技中心、创律前沿科学研究中心和量子信息前沿科学中心等 。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不仅是一个招生计划 , 更是学校本科人才选拔培养制度改革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 学校专门成立了本科培养改革领导小组 , 由校长邱勇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 整个方案从酝酿、设计到制定、实施都着眼大局且与学校其他人才培养计划有效衔接 , 希望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的学科特色和优势 , 通过书院制、理-工双学士学位、科教协同以及本-硕-博衔接等创新型培养模式 , 面向国家需求 , 着眼未来发展 , 立足关键领域 ,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 , 努力实现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的高层次、高聚焦、高效能 , 为国家选拔培养出一批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清华人 , 并引导他们在国家“卡脖子”关键领域不懈奋斗 。
推荐阅读
- 特朗普政府计划驱逐3000中国留学生!外交部强烈回应
- 航天工程我国计划2030年对土星木星穿越探测,建国100周年穿越太阳边缘
- 驻青高校又一高校落户青岛 计划5年内培养800名航运高端人才
- 城阳区双元路与双积路节点立交工程、双元路拓宽工程计划年底前完工通车
- 健康“健康北京”10年行动计划公布:减缓失眠焦虑,控制近视肥胖
- 人社部出台提升职业技能稳就业计划 今明两年每年培训农民工700万人次
- 明尼苏达州总检察长发声:计划让每一个涉事的人负责
- 中国火星计划“绕落巡”细节曝光 探测器将采用悬停避障着陆
- 农民工职业人社部出台提升职业技能稳就业计划 今明两年每年培训农民工700万人次
- 入选山东三所高校入选2020年首批“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