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大金融护盘A股,与美股拉金融同节拍,金融11条成主流利好,奈何超跌小盘券商股“护法”有( 二 )
华泰证券研报预计 , 2020年境外增量资金规模大约为2885亿元至3847亿元 。 此外 , 保险、保障类资金(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公募基金新成立偏股型基金等也将带来大量增量资金 。
此外 ,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将进一步抑制炒壳行为 。 中信改革发展基金会研究员赵亚赟表示 , 创业板多是中小民企 , 注册制改革将使得"壳资源"贬值 , 抑制投机 。 同时 ,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已在海外上市的创新创业企业回归A股 。
【创业板@大金融护盘A股,与美股拉金融同节拍,金融11条成主流利好,奈何超跌小盘券商股“护法”有】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 , 我国注册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改革会注意市场承受能力 , 把握好节奏 。 同时 , 创业板上实施注册制 , 有利于促进中小市值股票更加活跃 , 而券商、创投公司等将明显受益于创业板注册制制度红利 。 在当前疫情对经济负面影响较大的背景下 , 推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 , 有利于推动更多优质新兴科技类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 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
多家机构研报看好龙头券商股
A股市场上 , 券商、创投公司等将明显受益于创业板注册制制度红利 。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 , 创业板注册制一是利好积累较多中小企业项目的券商 。 因为创业板市值较小 , 一直以来 , 中小券商是承销主力 。 二是利好中小市值的创业板股票 。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将显著提升创业板市场活力 , 再叠加前期再融资新政利好 , 中小市值创业板个股将更为活跃 。 三是利好有直接融资需求且发展速度较快的板块 , 例如TMT、生物医药等成长行业 。 四是利好拟分拆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 。 目前已有部分A股上市公司拟通过分拆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 。 五是利好项目储备丰富的创投企业 。
华泰证券研报分析指出 , 金融委办公室将于近日发布11条金融改革措施 , 明确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方向 。 小微企业服务考核、中小银行改革与资本补充、标准化资产管理和资本市场改革等值得重点关注 。 中小银行将迎来下一波政策支持红利 , 优质中小行有望受益;引导融资需求非标转标 , 带动直接融资发展 , 提升实体服务质效 。 资本市场改革持续 , 创业板及新三板改革、熊猫债发展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 , 约束强化构筑良性生态 。 银行板块推荐股份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 , 特色小行常熟银行、成都银行、南京银行 。 券商板块推荐优质龙头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 。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 , 11条金融改革将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的能力 , 尤其是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 , 亦有助经济恢复和稳就业 。 行业景气低位运行 , 估值极低表明板块下行空间极为有限 , 个股上两条配置主线:1)具备特色商业模式的银行 , 近期回调后可积极配置 , 比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常熟银行;2)受益行业风险预期修复的低估值高弹性品种 , 包括兴业银行、南京银行、光大银行、杭州银行等 。 H股重点关注工商银行和邮储银行 。
平安证券研报表示 , 创业板成为注册制改革首站 , 市场优胜劣汰将催生一批优质新兴企业并增强白马龙头效应 , 新兴产业、头部企业及券商龙头将最为受益于制度红利 。
中银证券点评称 , 短期来看 , A股市场不确定性仍存 , 板块高beta属性下建议关注短期波动 。 长期来看 , 行业持续享有明显领先其他金融子行业的政策面利好 , 龙头券商将重点受益 。 建议重点关注业绩更稳定、综合实力强劲、充分享受政策红利的龙头券商华泰证券、中信证券 , 及充分受益于活跃度回暖、业绩加速兑现的高成长性互联网券商东方财富 。
东方证券认为 , 长期来看 , 证券行业享有明显领先其他金融子行业的政策面利好 。 年初至今 , 以全面注册制改革为核心的行业政策利好不断释放 ,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有望超预期推进 , 并大概率年内落地 。 重点利好投行业务综合实力强劲的龙头券商 。
推荐阅读
- 国际金融报社|百事50亿收购百草味,线下新零售崛起,休闲零食行业格局如何变动
- 读懂新金融|小米消金80后少帅周斌:基层做起,34岁升任副行长,薪资全行第五
- 众望理财师|金融行业相关移动应用达到13.3万款,5G时代信息安全引关注
- 中新经纬|美三大股指小幅高开 金融股普涨
- 创业板指数|创业板指数发布十周年 市值规模为基值10倍
- 中新经纬深交所:高质量完成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
- 中国山东网|邮储银行泗水县支行举行“小小银行家 成就大梦想”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 创业板|游资热炒,这股已强势10连板,首例创业板借壳股来了?
- 财联社|游资热炒,这股已强势10连板,首例创业板借壳股来了?
- 深圳|中国综合实力第三大强市—华南经济、金融、工业中心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