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 修路老汉“穿越”记
新华社兰州5月23日电 65岁的张登普算得上全世界修路次数最多的农民之一,这辈子他修了200多次路 。但这条长度不过30里的路,却穷其一生也没有修好 。
如今,张登普不再修路了 。他的“生活”,因为一项国家政策发生了“穿越式”改变 。
不下雨填不饱肚子,一下雨山崩地裂,一村人穷到没有活路
张登普的老家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白家沟村,属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从卫星俯瞰,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山峦如海,一片焦黄红褐 。一条条被雨水冲刷、山洪撕开的沟壑就像干瘦的肋骨,将一座座坐落在陡坡、悬崖边的小山村牢牢“裹”住 。
这片干旱半干旱山区既缺水、又怕水 。尽管十年九旱,但每到夏秋之际,暴雨总会诱发山体滑坡和崩塌 。缺水使人无法乐业,暴雨又让人不能安居 。
白家沟村通往外界只有一条路 。这段狭窄崎岖、长不过30里的山路,时常被山体滑坡阻断,当地人称“断头路” 。但这恰恰是小山村的生命补给线 。通过这条路,粮食磨成了面粉,土鸡和鸡蛋换回了生活必需的油盐酱醋 。
只要来一场大雨,水流就会沿着沟壑形成的“天然河道”倾泻而下,冲断道路 。每年,村里的青壮劳力要自发参与五六次的修路 。因为“断头路”,白家沟村和周围的许多村庄一样,成了贫困的孤岛 。
“路一断,活路也就断了 。”张登普从小养成了时不时抬头看天的习惯,老了回想当年,感受最深的是“叫天天不应”的愁怨 。
天上电闪雷鸣,山谷里传来巨响,爷孙三代能躲雨的地方只有屋檐底下
修路是脱贫的希望,“断头路”成了白家沟村“与天斗”的战场 。
白家沟村地处湿陷性黄土滑坡带 。从卫星看,整个村子山峰陡峭,基岩裸露,难以找到一块成片的平地 。人只能见缝插针式地居住在疏松、干裂的黄土地上 。一条崎岖的路像丝带一样“搭”在悬崖峭壁上,随时有掉下来的危险 。
【卫星 修路老汉“穿越”记】2017年,政府花费260万元将土路修成硬化路 。“硬化路终于修到了家门口 。”张登普说,就在大家以为生活会越来越好时,2018年,一场持续40多天的大暴雨让一切化为乌有 。
“天上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下得让人发愁,院子里的水没过了膝盖,我和老伴紧拽着三个孙子女躲在屋檐底下 。我们死了没事,三个小娃娃一定要活着 。”张登普回忆说,凌晨3点,雨势丝毫不减,远处传来土方掉落山谷的巨响,像极了他儿时村子整体滑坡的情景 。第二天,他看到附近山沟洪水如瀑布喷涌而出,将硬化道路拦腰冲断 。
白家沟村并非唯一受灾区 。2018年,积石山县的降雨量仅8月份就超过1000毫米,持续强降雨导致全县新增25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 。“战天斗地不是这么个‘斗’法,人定胜天还得根据实际情况讲究战略策略!”无情的事实教育了临夏州干部群众,只有彻底搬出大山,才能甩掉贫困的“断头路” 。
搬出深山!祖祖辈辈没敢想过能住进县城,世世代代的命运就此改变
正在这个时候,村里传来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消息 。从2017年开始,国家在积石山县投入巨资,将生活在偏远山村、灾害多发、不宜人居的1148户群众搬出深山 。白家沟村的44户群众搬下大山,其中,包括张登普在内的18户群众搬到了县城安置小区 。
从卫星视角俯瞰,搬到县城的原因一目了然 。积石山县城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如同夹在两山间的狭长绿洲 。卫星记录了县城近年来的变化,高楼建起、区域扩大 。山上村民们的陆续迁入,让这儿成为全县境内最具活力的希望之地 。
张登普一眼就在卫星图上找到在县城的新家 。在150平方米的新家里,张登普一边浇花一边看看在客厅写作业的三个孙子女,照顾好下一代成为能实现的实际心愿了 。“我再也不害怕下暴雨,也不用担心去修路了 。”张登普感叹 。
活了40岁,从来没钱买擦脸油,现在能敷上面膜了
为了让易地搬迁贫困户安家又“安心”,县城安置小区还通过开展劳务技能培训、组织定向劳务输转、引导扶贫车间就业等多种措施,确保搬下山的每户困难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 。
这些扶贫措施的推进在地表上也留下了痕迹 。在县城西侧,积石山县与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建成的山海协作产业园从无到有 。
缝纫机嗒嗒作响,40岁的保安族妇女妥卖言正在扶贫车间里缝制雨伞 。她操作熟练,短短几分钟,伞骨和伞面便“融”为一体,一天下来可以挣到90多元 。
“以前,除了照顾老人小孩,就是种地劳作 。”在山上居住时,解决生存问题占据着妥卖言的全部 。搬到县城后,在车间挣到的薪资让妥卖言掌握了更多的生活主动权 。“以前没钱买擦脸油,也不好意思向家里人说这个需要 。现在自己挣钱了,也舍得买些好的化妆品,有空还会敷个面膜保养一下 。”妥卖言笑着说,要是遇上妇女节、母亲节等节日,会和车间姐妹们一起聚餐、唱歌,生活完全不一样了 。
穿越式的“改天换命”,这一代人做到了
在古人眼中,穷好比“穷途末路” 。无路可走的“断头路”就是贫穷的象征 。十八大以来,随着形形色色的“断头路”被打通,临夏州累计有53.07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当地贫困发生率从32.5%下降到1.78%,迎来了历史性的减贫奇迹 。
推荐阅读
- 科技日报微博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已正式入网提供服务
- 卫星第54颗北斗卫星入网工作 北斗系统距全面建成仅“一步之遥”
- 老汉骑车逆行被拦下后,一句话震惊众人:“我是杀人逃犯!”
- 第54颗北斗卫星入网工作 北斗系统距全面建成仅“一步之遥”
- 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已正式入网提供服务
- 今日趣闻|卫星发射残骸坠落
- 汽车砺石早报 | B站科普视频卫星将于6月发射;HTC针对VR部门裁员……
- 霹雳火军事|灭国武器装备2个团,核弹部署边境也挡不住?美卫星发现对手异动
-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卫星和网络都瘫痪了,还能发射核弹吗?,如果爆发世界大战
- 卫星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渭南测控站完成高密度发射测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