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底层劳动者的悲鸣( 二 )


疫情之下 , 实体行业中的体力劳动者不得不面对更多的困境 。在服务于城市家政女工的一家公益机构的负责人张倩看来 , 这些计时计件工作的工友们 , 必须在线下工作 , 不能像城市的白领一样选择线上工作等可替代的工作方案 。 在疫情防控之下 , 如果他们不到达工作地 , 就没办法开展工作获取收入 。 而且 , 在开始全面复工复产之际 , 他们身处的行业更容易受到冲击 , 收入缩减 。佛山市顺德区乐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3月份做了一个关于职业复工问题的调研 , 共收回有效问卷210份 。上述调研发现 , 疫情期间 , 约有八成职工因为疫情影响延期复工 , 在延期复工期间工资正常发放的比例不到三成 。 而在企业复工后 , 部分职工又面临着调薪、增负的风险 , 其中约6%将被解除劳动关系 。李楚晓在乐行社工里组织工友们活动 , 时常会听到工友们交流身边朋友被降薪、辞退的遭遇 。而在疫情前就因为工厂裁员被辞退的广西人李广昌 , 在节后再返回佛山找工作时发现 , 工作不仅难找 , 找到的工作也不好做 。朋友推荐的第一家公司 , 是为手机生产零部件 , 不仅工资迟发 , 还被找各种理由克扣工资 , 3月份的工资被整整扣掉1000元 。 4月15日辞职的他 , 发现工作更难找了 , 缺人的工厂少 , 找工作的人扎堆 , 工资也每月平均降低了1000元 。 城市底层劳动者的悲鸣
而类似家政工、装卸工等用工形式更加零散和随意的工种 , 他们没法和雇主形成长期的、稳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雇佣关系 , 则面临着随时丢到工作的风险 。老板没有给英姐购买社保和工伤保险 , 只有一份意外伤害保险 , 在这次英姐的工伤赔付中赔付了7万余元 。辰默 , 连这份意外伤害保险都没有 , 万幸的是在这些年装卸货物的过程中 , 他并没有出过什么“大事” , 受过一些小伤 , 去医院包扎一下花上一两百块钱 , 他也未曾在意过这些“小事” 。赵利琴也没有签劳动合同 , 工资按工作时长计算 , 在北京没有任何社会保障 。像张倩她们这样长期服务的家政服务人员群体 , 因为工种的特殊性 , 在这次疫情中所受的冲击巨大 。 新冠病毒 ,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 , 类似家政工这种需要入户的服务类型 , 在雇主看来是有一定的疾病传播风险的 。 至今 , 北京家政行业的临时、小时工 , 还都被叫停 。看不见出路 , 退路只有回家
这些底层劳动者对他们所工作的这座城市的感情是复杂的 。在北京10年 , 赵利琴从不去医院看病 , 唯一一次去医院是2015年 , 她急性阑尾炎发作 , 雇主把她送去了医院 。赵利琴疼得在医院里打滚 , 没有医保 , 估计在北京做手术的花费不菲 。 她果断给老公打电话 , 让他连夜赶来北京接她回家 。 忍着剧痛在丈夫搀扶下凌晨坐高铁回家 , 准备到老家县医院做手术 。 到了医院检查时发现 , 她阑尾穿孔 , 不及时治疗很危险 。做住家保姆的日子 , 上六休一 。 工作的六天 , 赵利琴时刻保持待命 。 没有休闲和娱乐 , 玩手机的时间都极少 , 最初她甚至连使用手机上的地图导航和发送微信语音消息都不会 。到了周天休息时 , 她会选择去公园闲逛 。 那时没有朋友 , 也不舍得花钱去娱乐 , 能去的地方只有马路和公园 , 逛累了才回雇主家 , 感受到的是深深的孤独 。租住在城中村内 , 这种异乡人的感觉从未从他们的心头消失 。来北京23年了 , 丈夫和儿子也均在北京工作 , 家政工刘进财也渐渐适应了北京的气候 , 喜欢冬日里的暖气 , 过年时回到四川老家 , 她已经无法再适应气候的湿冷 。 但是 , 她知道自己终将会离开这座城市 , 在老家盖了房子 , 也买了新房 。 母亲老了 , 生了病 , 她琢磨着是时候回家照顾老人了 。 城市底层劳动者的悲鸣
在这些大城市内 , 他们挣着辛苦钱 , 希望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 林林一家四口都在深圳 , 虽然经历了多次搬家 , 感受着房租的翻倍 , 物价的上涨 , 但她依然爱着这座城市 , 这里比老家繁华、舒适 , 生活更加便捷 。绿色蔷薇的活动中心内 , 丁当感受着工友们的担心和忧虑 。 许多工人在深圳打工已经好些年头了 , 对这座城市已经充满了感情 。 因为丢失了工作 , 脑海中也闪过了是否要回老家的念头 。工友们在观望中向丁当倾诉:“我现在找不到工作 , 没有办法 , 回家吧 , 但不想回去 , 你说我回去了干什么呢?”林林和同事们聚在一块 , 也会为要是工厂倒闭了 , 自己该何去何从的未来而迷茫 。丁当问父母有离开打算的小朋友愿意回老家吗?小朋友摇摇头 , “我舍不得我的朋友 。 ”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 在大城市没有缴纳社保 , 不能享受医保 , 孩子读书困难 , 但回到故乡 , 更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 在大的灾难面前 , 他们几乎毫无抵御风险的能力 , 没有出路 , 而退路只有回到家乡 。从14岁到深圳打工 , 到现在创办绿色蔷薇 , 服务于工友 , 丁当对工友们的遭遇感同身受 。 “国家现在对复工复产的扶持政策都是针对企业的 , 还没有针对工人的补贴 。 而且 , 针对企业的免税等扶持政策 , 是否有回馈到工人身上 , 也是未知数 。 如果对城中村里的工友们有直接的帮扶政策 , 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渡过这个难关 , 比如租房补贴、放宽孩子入学门槛 , 等等 。 ”(文中丁当、辰默、林林、张倩为化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