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多数产品含添加剂,儿童零食行业欠缺营养健康理念

□ 本报采访人员赵丽
□ 本报实习生 贾婕
5月17日 ,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发布国内首份儿童零食团体标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以下简称《通用要求》) 。 相较普通零食 , 《通用要求》首次在营养健康和安全性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 , 并从物理安全性、化学安全性、生物安全性方面进行了细致规定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 家长对于儿童食品越来越重视 。 那么 , 当前儿童零食市场现状如何?近日 , 《法制日报》采访人员对此进行了调查走访 。
自制零食标准模糊
多数未标注过敏源
目前 ,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倾向于自制儿童零食 。
在一些短视频平台 , 以“儿童自制零食”为关键词搜索 , 相关视频高达数千个 , 相关播量也有几千万 。 但这些所谓的自制儿童零食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 制作步骤几乎都是在不放置专门添加剂的前提下 , 随意添加其认为有助于儿童营养的配料 , 如牛奶、酸奶、奶酪、盐、糖等 。
同时 , 在某二手商品交易平台 , 《法制日报》采访人员发现有大量出售自制儿童零食的链接 , 比如“自制儿童溶豆”“自制儿童虾片”“自制儿童饼干”“自制儿童水果干”等 。 不同于一些电商平台 , 卖家仅需一个账户即可注册 , 不需任何商家或食品安全监测证书 , 便可获得过百的销量 。
据了解 , 《通用要求》首次给出了“零食”的定义 , 即指正餐外 , 用于补充营养(或平衡营养)、放松悠闲、愉悦心情的食品 。 同时 , 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 , 确定不同的重点营养素需求 。 但是 , 这些要求在实践中却并非易事 。
近日 , 《法制日报》采访人员在某电商平台输入“儿童零食”后 , 出现了许多相关产品 。 按照销量顺位排序 , 一款名为“儿童夹心海苔脆”的商品位列第一 , 销量达到24万+ 。
根据商品页的详情介绍 , 这款儿童零食全称为“儿童即食海苔夹心脆海苔宝宝儿童零食罐装” 。 仔细阅读商品介绍后 , 《法制日报》采访人员发现 , 该产品除了名称上与儿童相关外 , 其余没有任何特殊食材和要求 。
据客服介绍 , 该产品的配料表为干紫菜、芝麻以及复合调味料等 , 成人儿童均可食用 。 店铺中只展示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原材料进口报关单 , 并无特殊关于儿童的相关监测报告 。
无独有偶 , 《法制日报》采访人员随机点开其他高销量的儿童零食产品 , 大部分均与上述情况相同 , 甚至配料表中还会出现诸如卡拉胶、柠檬酸、山梨酸钾等添加剂 。
在调查中 , 有少部分电商店铺则选择突出显示“无添加、无色素”等标语 。 如某家标榜专门制作儿童零食的店铺 , 在首页重点展示了店长具有育儿师、营养师的专业身份 , 店铺中所有产品的宣传语都是“为了孩子研发” , 无添加剂、无色素、无香精、无添加盐是每样产品的基础 。 在此之上 , 还针对不同宝宝的年龄推出了不同的产品 。
受访的业内人士告诉《法制日报》采访人员 , 市面上打着儿童零食旗号的产品非常多 , 其中儿童标准定义模糊 , 只是为了吸引家长购买 , 然而大部分食品和成人食品并无区别 。
《通用要求》还指出 , “强制要求标示过敏源信息 , 以及醒目标注影响儿童食用过程中安全性的提示” 。 但在多家电商平台上 , 多款儿童零食并未清晰标注过敏源信息 。
零食消费需求旺盛
多数产品含添加剂
一份来自中国儿童产业中心的数据显示 , 80%的家庭中儿童支出占家庭支出的30%至50% , 家庭儿童消费平均为1.7万元至2.55万元 , 儿童消费市场每年约为3.9万亿元至5.9万亿元 。 而在儿童的日常消费中 , 零食是一项重要的支出 。
据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孙君茂介绍 , 相较于发达国家 , 中国儿童零食的消费结构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 , 市场具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
《通用要求》在儿童零食营养健康及安全性上进行了明确规定 。 比如 , 儿童零食所使用油脂不应含有反式脂肪酸 , 不能使用经辐照处理的原料 。 此外 , 还提出了少添加糖、盐、油的规定 , 并要求规定氯化钠、蔗糖、脂肪的限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