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干货:从片花看宋代山水画的经典审美情趣

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一个细节 , 在电视剧《清平乐》还未正式开播以前 , 一副《湖山春晓》就出现在了片花中 。不仅如此 , 还有一副在 2017 年故宫大展中爆的《千里江山图》 , 成为了古装剧的宠儿 , 甚至有人称之为代表了“宋代美学” 。虽然这幅画出现在宋仁宗之后 , 乃是创作于六七十年后的徽宗时期 , 但导演依然还是选用了它 。这并不是不严谨 , 而是这幅画在大众中的接受程度之深 , 几乎就真正成为了宋代山水画的象征 , 而变得无可替代 。为了让观者能最真实地感受到宋代美学 , 导演才将此画暂且“借”于宋仁宗一朝使用 。
「」《清平乐》干货:从片花看宋代山水画的经典审美情趣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山水画开端于魏晋 , 也就是展子虔的《游春图》 , 此前国画是没有只描绘山水的画种 。山水经历了南北朝、隋、唐、五代的发展 , 到了宋代 , 实际上进入了一个无比辉煌的黄金阶段 , 山水画也就此成为了画坛主流 。
宋代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全面“文治”的时代 , 宋初就采用“偃武修文”的国策 。《宋史》中记载:“上至为人君者 , 无不典学;下之为人臣者 , 自宰相以致令录 , 无不擢科 。”所以 , 大力提倡科举且重用文臣 , 是宋代主要的治国之策 。有这样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 文人千里马巧遇伯乐的事件就屡见不鲜了 , 文人雅士也能够在这样繁华的文艺思潮下一展宏图 。
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写道:中国的山水画中山东营丘人李成、长安人关仝、华原人范宽绘画精彩绝妙 , 出神入化 , 才高出众 , 形成三家鼎立的局面 , 值得让后代百世引以为模 。
不得不说 , 宋代山水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正如“文化是以物化的形式所体现的人的精神思维和认识的创造”那样 , 宋代的山水画 , 也就正是反映了“宋人的精神活动……乃至人生和宇宙等诸多认识的创造 。”
「」《清平乐》干货:从片花看宋代山水画的经典审美情趣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宋代以前 , 儒家的 “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成为了治理国家的蓝本 , 到了唐中期 ,韩愈及其弟子反对诗文辞藻的华美 , 而更加注重的是文章对儒学义理的发挥 , 这种儒学认知也影响到了宋代 。
宋代义理认知主要在“性”、“理”范畴内 , 称为“性理之学” 。宋代的儒家认为 , 学问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穷理尽性” ,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 就必须要“格物致知” , 也就是研究事物到极致 , 知道其最深层次的义理 。《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 , 所谓“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本质” 。理学家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格物是物上穷其至理 ,致知是吾心无所不知 。”这是一种做学问的态度 , 被反映到宋代绘画中 , 自然也是如此 。
宋代许多山水画家会常深入自然腹地 , 与山川江河日月为伴 。北宋著名画家范宽曾在《宣和画谱》中深有感触地说道:“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 , 吾与其师与人者 , 未若师诸物也 。吾与其师于物者 , 未若师诸心 。”所以 , 宋代山水画能得描绘得自然真实 , 这也是在穷尽一切方法观察和研究以后表现出的非常客观理性的结果 。
受到“性理之学”的影响 , 宋代山水画的构图大多如实地表现了客体自然 , 并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 。从一个角度很能说明这一点 , 那就是宋代山水画的构图 , 宋人讲究不同地域的构图方法也是截然不同的 , 比如如果要描绘北方壮阔的山水 , 便多采用立轴构图 , 如范宽的《谿山行旅图》 。而要表现江南的秀丽河山 , 则多采用横卷 , 如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 。
「」《清平乐》干货:从片花看宋代山水画的经典审美情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