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山洋洋洒洒3800字批“中国政权” 最后一段亮了

_原题:福山洋洋洒洒3800字批"中国政权"最后一段亮了
[编译/观察者网童黎]"中国的(抗疫)表现胜过了美国 , 被全世界围观 。 在我们想着'改变'中国之前 , 我们需要先改变美国 。 "
当地时间5月18日 , 《美国利益》编辑委员会主席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该杂志网站上刊登《中国是哪种政权?》一文 。 文章篇幅超过4100字 , 福山花了约3800字对中国进行了一番"高谈阔论" , 大肆渲染中国是"极权主义" , 甚至讨论了一番中国应该怎么"改" 。
但他在结尾给出了上述引号里的结论 。 从办事效果上看 , 到底谁应该"改" , 不言而喻 。
中国福山洋洋洒洒3800字批“中国政权” 最后一段亮了
文章图片

【中国福山洋洋洒洒3800字批“中国政权” 最后一段亮了】"中国是哪种政权? "福山文章截图
《历史的终结》是福山的成名作 。 作为日裔美国政治学家 , 他开篇就将中国放在了对立面 , 声称"为了知道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未来几年应该如何应对中国 , 我们需要了解它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 这就需要同时研究中国历史及其近期的行为 。 "
但他建议把讨论与最近的中美关系剥离开 。
福山指出 , 这是因为特朗普政府为了转移人们对其自身应对新冠危机不力的注意力 , 对中国采取了不必要的挑衅行为 , 例如一再把新冠病毒污名化为所谓的"武汉病毒" 。 这不是一种严肃的政策方针 , "我们对现状需要进行更冷静的评估" 。
然后 , 福山就开始介绍他对中国政治历史的看法 。
例如 ,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连续性历史之一 , 但许多西方观察家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只到20世纪早期为止 , 也就是中国被腐朽政权统治的清末时期 。
再例如 , 他认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创建了现代国家(modern state)的文明 , 也就是一个在对待公民时"不带个人情感"(impersonal)的国家 。
在对秦朝及以后的中国历史、官员选拔方式等进行一番分析后 , 福山提出 , 中国的政权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是中央集权的、官僚的和择优任用的 。 与中世纪欧洲看重贵族血统不同 , 在当时的中国 , 官员由君主派遣到地方 , 然后进行轮换 。
与此同时 , 他将法家和儒家进行对比 , 花费了大量篇幅渲染"极权主义" , 然后污蔑中国政府现在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观察民众的日常活动" , 并试图歪曲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外交政策 。
福山将中国描述成一个有抱负的"极权主义国家" , 就像20世纪中叶的苏联 , 而不是某种泛泛的"威权资本主义"政权 。
他声称虽然特朗普政府针对华为的行为"很笨拙" , 而且在很多方面"弄巧成拙" , 但"这个目标基本是正确的" 。 此外 , 随着中国军事实力的稳步增长 , 相关军事平衡一直在迅速变化 , 美国向日本、韩国等兑现所谓"保护"承诺的能力将逐渐减弱 , 美国需要坦率地面对这一差距 。
有意思的是 , 福山洋洋洒洒写了3800字来大谈特谈中国历史 , 渲染中国的所谓"极权主义" , 甚至妄言起中国应该怎么"改" , 最好变回"一个更常规的威权国家" , 或者"向自由国家发展" 。
但说一千道一万 , 他在多用于总结全文的文章末尾写道:
"不幸的是 , 在过去的三年半里 , 美国一直在尽其所能地削弱自己 。 "
"它选出了一个比起外国竞争对手 , 更喜欢妖魔化国内对手的领导人 。 他毫不在意地抛弃了道德高地 , 这曾经是美国全球力量的基础 。 在这场过去三代人经历的最大危机中 , 他以如此无能的方式治理国家 , 以至于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都不再把他当回事 。 "
"尽管从整体看 , '民主国家'在处理危机方面的表现并不比所谓'威权政府'差 , 但中国的表现胜过了美国 。 现在 , 全世界都在关注这场双边比较 。 "
"在我们想着'改变'中国之前 , 我们需要先改变美国 , 努力恢复其'全球自由民主价值观灯塔'的地位 。 "
这不是福山第一次承认中国的抗疫成果 。 他始终认为国家制度与抗击疫情的成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 而中国抗疫模式是"非西方模式"中最成功的一个 。 但这种模式无法被亚洲以外的国家复制借鉴 。
这也不是福山第一次就新冠疫情批评特朗普 。 他4月接受法国《观点周刊》采访时表示 , "作为美国人 , 我坚持认为 , 我们绝不能相信像特朗普这样的总统 。 在他当选之前 , 这个罔顾事实真相并且自恋无知的跳梁小丑已经让我们十分担忧了 , 但是真正考验这类领导人的 , 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危机 。 此外 , 他并未能建立起克服危机所必须的团结和集体信任 。 "
"如果在发生了这么多事后 , 他仍能在十一月连任 , 那么美国人的问题就真的很严重了 。 如果是别人当选 , 那我们就可以将此作为重要的教训铭记在心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