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影响力

在这个世界上 , 人的认知能力大致可分为三种:先知先觉者;后知后觉者;不知不觉者 。 先知先觉者 , 是指一些人一生下来(不用经过后天的刻苦努力学习) , 就已经掌握了自然宇宙社会运动变化的真理 , 比如说 , 在伊斯兰人的世界里挪亚、耶酥、摩西等五位先知 , 能够帮助人们摆脱苦海 , 走向光明 。 后知后觉者 , 则是指获取知识主要靠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刻苦努力学习实践才能获得 。 正如爱迪生所说: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天赋 。 它根本否定的是知识不能在人类代际传承中靠遗传来获取 。 王安石写的《伤仲永》名篇也可佐证 , 说明即使有天才遗传一说 , 但忽视后天的努力 , 也会变得平庸 。 再追加一句 , 如果知识真能全盘人际遗传的话(人的生理本能除外 , 如发声、吮吸、吃喝等等)高知分子家庭中出生的子女天生就该是高分高能的人 , 也就用不着再上学教育了 。 好像这样的事到现在也没有听说过 。 第三种人是对世界、社会、人生长期处在不知不觉中 , 整天浑浑噩噩、不明事理 , 还悠然自得 。 或者是认死理、抱残守缺 , 还自以为是 。 这一些人最典型的特征是考虑问题 , 评价别人 , 不是站在全面、客观、公正、理性的角度来认识、评价和判断 , 而特别注重意气用事 , 从个人感情需要出发 , 带着主观教条主义的有色眼镜去看待对象 , 用刻板偏见的思维来评价他人 , 缺乏自知之明 , 甚至是信口开河、无中生有、造谣欺骗 , 既害了自己 , 也误人子弟 。 我党历史上的王明就是个典型 , 唯书本论 , 搞教条主义 , 还特喜欢拉一派打一派搞所谓的宗派斗争 , 真人害人不浅 , 最后落得个被党扫地出门的下场 。 主要根源是这些人特别重视自身的实践经验、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生活工作实践阅历不够丰富 , 还听不得别人的良言忠告造成的 。扯得有点远了 , 今天我主要不是讲这个问题 , 当然这个问题与我所讲的问题是有着一定联系的 , 所以才单独拿出来作为引子叨叨一通 。 今天我要谈的是“影响力”这个话题 。 其实“影响力”这个词在十多年前确确实实地火了一段时间 , 大街小巷的书店里还专门卖过这样的书 , 现在的图书馆里也能查阅到这种书 , 对此感兴趣的 朋友可以借阅来看看 , 肯定会对你有启示和帮助的 。我一般谈论问题时有一种不良的奢好 , 总想在概念上把它先捋捋 , 特别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边界 , 我觉得这是谈问题的“逻辑起点” , 只有这样才能把问题谈得更加清晰一点 。 这可能也是孔子所讲的“名正才能言顺”的意思吧 。 当然 , 我不是在搞学术研究 , 写科技文章 , 没有必要那么正规 , 只要大家能明白要说的意思就达到目的了 , 专业上的细扣就留给学者们去研究发掘吧 。影响力 , 简单地说就是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 。 它是一种“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体 , 彼此之间相互影响 , 相得益彰 , 但又有着根本的区别 。 因为在这里我所说的“影响力”不是谈国家或组织对国家或组织、个人的影响力 , 而是指个人对群体或个人的人际关系上的影响力 。 在整个世界呈现出无政府的状态中 , 国家对国家之间的影响力主要靠“硬实力” , 辅之以“软实力”来影响 , 这是国际关系研究的话题 , 有机会再聊 。 这里具体地讲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是借用国际关系学上常用的术语 。 “影响力”中“硬实力”和“软实力”究竟怎么回事?硬实力 , 说得是政治权力 , 即在一个正规的组织或群体中 , 上级赋予的特别权力和责任 。 主要体现在对组织人事的选配奖惩权、重要物资设备的处置权、财务经费的分配权、重大信息的控制发布权等 。 这几项权力是一个组织得以正常运转的核心 , 所以说这几项权力就是“硬实力” , 是决定“影响力”大小的根本秘密 。 所以说 , 对“硬权力”的角逐和崇拜是许多人的挥之不去的梦想 。 当然 , 这个“硬实力”有一个天生的缺点 。 拿新闻比方吧 , “新闻是个易碎品” , 说得是今天发生的新闻当天报道出来叫“金子” , 第二天发表出来叫“银子” , 第三天发出来就变得一文不值了 , 没人看了 , 因为别人已经抢先报道出来了 。 所以说一个地方发生了重大新闻事件时 , 为何采访人员们争抢着第一个冲到一线采访报道 , 就是争谁能在媒体上第一个发布信息 , 谁就是老大 , 谁就是“王” 。 由于制度、健康、能力等多种原因吧 , 这种“硬实力”来得快 , 去得也快 。 在一个正规组织中 , 一个手握“硬实力”的人 , 可能就会“各领风骚三五年” , 长得一般也不会超过10年时间(当然10年也不短了) 。 一旦“硬实力”失去 , 那么依靠“硬实力”形成的“影响力”的几乎就会降到为“0”的地步 。 这也是大家常见的现象 。 以前 , 一个身居高官要职的人在岗时 , 经常是家里门庭若市 , 访客不断;一旦退下来后 , 就是门庭冷落 , 无人问津 , 甚至平时见面很尊重的人 , 再见面时可能都装着不认识 。 真是“落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 唉 , 这就是现实的人性啊 。那为什么有一些人 , 虽然不在重要岗位上 , 手中也没有什么权力时 , 却还能赢得众人的尊重和尊敬 , 有时说话还非常好使呢?这就是“软实力”在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了 。 “软实力”一般来讲 , 主要包括见解见识、禀性情怀、格局境界、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等 。 “软实力”的特点与“硬实力”的根本区别是 , “硬实力”要靠外界强加赋予 , 来得快去得也快 。 “软实力”虽然来得慢 , 但一经拥有却终身受用的 , 终身附体 , 谁也拿不走 , 为你带来巨大的荣光 。 “软实力”主要依靠自身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不断的加以修养修炼来获取的 。 比如说一些专家、高技术人才 , 虽然退休或离岗了 , 为何还会被社会上高度重视 , 甚至一些组织机构不惜花重金来抢着聘他“为我所用” , 就是因为他们身上负载着高深学识、高技术能力等 , 能够给单位组织创造出实际效益和价值来 。 在我们的身边就能经常见到这样的“高人” , 他们一般来讲都是身怀一门绝技和绝学的人 , 能够行走江湖游刃有余 , 到哪里都有人捧着、有人供饭、还有酒菜招待 , 真是让人羡慕、妒忌和恨那 。 所以说 , 我们应该多向这些人学习 , 把主要时间精力用在提升技术能力和道德修养上 , 在博学的基础上 , 再深钻细研一门专业知识 , 力争成为行家里手 , 你才能在某个行业 , 某个领域里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人 , 单位和领导离不开的人 。 “你若花开 , 蝴蝶自来”、“栽下梧桐树 , 引来金凤凰” , “打铁先要自身硬” , “厚德载物” , 讲这样道理的话真是一抓一大把 。“影响力”中“硬实力”和“软实力”讲清了后 ,再谈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 。 “硬实力”在“影响力”中占主要因素 , 因为它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 一旦掌握“硬实力”的人下达指令后 , 作为下属都要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执行 , 哪怕事后再去纠正 。 “软实力”则不同 , 它是“硬实力”的加分项 。 在行政管理中 , 它虽然不依赖“硬实力”发挥作用 , 但是一旦离开了“硬实力”的支掌 , 它的作用将是极其有限、微乎其微的 。 据说 , 上古时代道德高尚的一些明君 , 没有掌握“硬实力”之前 , 连身边几个人都使唤不了 。 当然对于掌有“硬实力”的管理者来说 , 在行使“硬实力”影响的同时最好不要忘了也应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软实力” , 这样管理就会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效果来 。 因为 , 毕竟两只脚站着要比单只脚站着靠得住、稳得多 。就写到这吧 , 有点长了 。 再回头来解释一下为何在第一段说到三种人 , 其实我就属于三种人中的第二种 , 天生愚钝 , 又天生性格倔犟 , 不愿服输 , 决意向命运抗争 , 始终坚信“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这个道理 。 一段时间里甚至谢绝各种交往应酬 , 自残式地封闭自己 , 以至于“三年不窥园” , 好保证有大量的时间来恶补所缺少的各方面知识 , 尤好啃读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人文社会类科学 , 不断地丰富头脑、提升自己、明白人生 。 回首走过的岁月 , 自感不负韶华、收获颇丰 , 有时想想还真得感谢自己有这股子傻气、干劲 , 没有白活 , 走自己路 , 让那些“聪明的人”去说吧 。 呵呵 。作者简介:陈竹林 , 发表过近千篇新闻、言论等题材文章 , 爱好杂文、随笔、理论文章的写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