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历史高峰毁誉参半的北宋第二位皇帝,重文轻武,对图书业的贡献功不可没( 二 )
本文插图
派专人重金收购图书
中国古代的平民百姓有私家藏书的传统 , 所以当国家藏书匮乏时 ,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一般都会采取从民间购买的办法 , 一般都有效果 , 很多珍贵图书常常会以这种方式进入官府 。
例如淳化五年(公元994年) , 宋太宗派人到宋州的赵邻几家 , 花大价钱将其收藏的许多关于唐代以来的将相名贤的资料共百余卷买了回来 。 次年 , 他又派人到江浙地区购买图籍 , 购得古书六十余卷 , 名画四十五轴 , 还有王羲之、怀素等书法家的作品 。
这批图籍质量极高 , 全部放入了密阁收藏 。 大力校勘发行图书
宋朝政府对所收集到的图书并不是简单地按类别存放 , 而是先要进行整理 , 挑选有价值的书进行校勘 。 宋太宗极其看重校勘工作 , 严格程度为历朝历代之最 , 甚至还有绩效考核 。 《宋会要辑稿》记载:“凡校勘官校毕 , 送复校勘官复校 。 勘毕送至判官馆阁官点校、详校 , 复于两制择官一、二人充复点校官 , 俟主判馆阁官点校详校 , 讫复加点检 , 皆有程课 , 以考其勤惰焉” 。
以往的图书校勘通常只有初校和复校两道工序 , 但在该时期多达五六关 , 可以看出宋太宗对待学术和图书事业的态度是十分严谨的 。
宋太宗时期校勘的主要图书有《五经十义》《史记》《前汉书》《后汉书》《说文解字》等 , 质量都很高 。
其中以《说文解字》为代表的杰出成果 , 现在仍是相应领域的基本文献 , 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必备书目 。 这些书能流传至今并成为经典 , 宋太宗功不可没 。
本文插图
校勘整理后的图书 , 宋太宗会要求送到负责出版工作的国子监进行印刷出版 , 向社会公开发行 , 以提高国民素质 , 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头一遭 。
校勘整理为图书出版奠定了高质量的基础 , 图书出版又促进了校勘整理成果的普及 , 大大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养 , 还间接促进了印刷术的创新 , 使全社会受益 。 重视典籍编撰
前面说到了宋太宗推进图书事业的三大举措 ,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 , 以上措施都是对于前朝的图书事业成果的改进 , 对于一心想要在文治方面留名青史的宋太宗来说这是不够的 , 他在位时一定得做出有创新的成果 , 这样才能够说自己文治卓越 , 出类拔萃 。
宋太宗的措施便是编撰典籍 , 他在位期间组织专人编成了三部类书 , 分别是《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 。
类书是我国古代传统的大型资料性书籍 , 负责辑录各种书中的材料 , 按门类、字韵等方式编排 , 提供给学者查验研究 。
由于辑录书籍众多 , 涉及广泛 , 所以通常工程量极大 , 一部类书的编撰一般需要上百人工作数年 ,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位期间能编一部就已经很出色了 , 宋太宗连编三部 , 非常少有 。 这三部类书整理并保存了大批古代文献 , 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学术发展 。
《太平御览》于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起编 , 耗时六年编成 , 原名《太平总类》 。 宋太宗亲自更名:“指掌千古 , 颇资乙夜之览 , 何止名山之藏 , 用锡嘉称 , 以传来裔 , 可改名《太平御览》” 。
该书所引用的书籍达2500多种 。 是现存古代类书中保存五代十国时期以前文献最多的一部 , 当今依然发挥了重要作用 , 是古籍校勘工作的必备书目 。
本文插图
《太平广记》和《太平御览》在同一年开编 , 3年后编成 , 内容主要是野史小说 。 该书对研究古代小说具有积极意义 , 而且宋代之后的许多文艺作品 , 都是从这部书里提取素材加工而成 。 它极大的推动了文艺的发展 , 所以有“小说家之渊海”的称号 。
推荐阅读
- 新华社外交部:美方限制中国留学人员签证是开历史倒车
- 历史大家官|曾宣称“苟富贵勿相忘”的陈胜在称王后为什么将投奔他的朋友杀死
- 苏卿讲历史|唐朝皇帝最怕过这几天,刚开始很兴奋,之后每天都要装病躲过去
- 历史旧影馆|8张历史上流传的朱元璋画像:被刻意丑化,图9才是他的真实样貌
- 鉴赏历史|古代有钱人三妻四妾,为何还要养丫鬟?原来是有一件事妻妾做不到
- 小辫儿说历史|“定远号”打捞现场,船体破败不堪,部分零件被日本运走盖了别墅
- 南書房|?从电影《勇敢的心》中,探寻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的历史恩怨情仇
- 康康历史|古代日本为何全民“弃肉食草”,千年不知肉味?这得问问大乘佛教
- 川川讲历史|秦汉时期三种重要的选官制度及其实施情况
- 历史垂钓者|周世宗打下的半壁江山,被赵匡胤中途劫走,戏剧性的当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