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潜望|被罢黜的迅雷CEO陈磊:祸起打算关停软件 和创始团队决裂( 三 )


小米并非放弃了对迅雷的权益 。 在本次调整中 , 李金波的创业项目“最右”的运营公司Itui及其关联实体与小米系公司、晨兴资本达成一项协议 , 每个股东同意将分别拥有的迅雷股权换成Itui的股份 。 这使得迅雷的最大股东变为Itui , 小米等股东虽然不直接持有迅雷股份 , 但因为持有Itui股份 , 成为迅雷的间接股东 。
简单而言 , 就是维持小米对迅雷控制的前提下 , 将小米的权益与迅雷直接经营和管理层面完全隔离 , 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
然而 , 建立这样的制度规避风险 , 似乎与排除掉陈磊并不矛盾---------这又牵涉到迅雷创始团队与陈磊的矛盾 。
与创始团队的矛盾
陈磊透露 , 迅雷的VIE存在一个较大的遗留问题:迅雷创始人邹胜龙一直没有将国内迅雷实体公司的权益转让到美股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指定人员身上 。
“VIE的本质 , 是中资公司的股东把股权和投票权质押给了美股上市公司 , 质押一旦不成立了 , 美股上市公司就是空壳” 。
为了规避上市公司无法控制国内实体的风险 , 在2017年6月 , 迅雷任命陈磊为CEO时 , 就明确要求 , 中资公司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大股东 , 要将大股权转让给董事会指定的人 , 后来 , 这个指定的人就是王川 。
但直到今年4月1号 , 这个转让都没有发生 。
邹胜龙一直在拒绝办理股权转让 。 陈磊表示 , 他曾多次去找邹胜龙去沟通 , 而且通过邮件的形式把所有的材料都做好了给他 , 同时答应了他各种各样的条件 , 但这件事始终没有下文 。
这也成了创始团队给小米把控的迅雷公司挖下的坑 。 毕竟 , 中概股VIE公司一直存在一个风险 , 即实体公司拒绝执行上市公司董事会决议 。
如果无法在国内实体公司完成转让 , 就意味着这个风险一直存在 。
陈磊认为 , 这或许成为迅雷原创始团队与小米方面谈判 , 赶走自己的筹码 。 而迅雷创始团队与陈磊在此前已经有过交锋 , 并产生了矛盾 。
早在2017年陈磊接任CEO之初 , 由于他担心迅雷一家关联公司迅雷大数据旗下的P2P业务伤害迅雷品牌 , 且这家公司拒绝接受迅雷看账 , 就曾公开发难 , 要求收回对该公司的品牌和商标授权 。 而这家公司 , 正是代表着诸多原迅雷创始团队成员的利益 。
这场内讧 , 虽然以迅雷董事会集体发声明支持陈磊结束 , 但却是迅雷创始团队向小米妥协的结果 。
陈磊告诉****《潜望》 , 当时事情爆出来后 , 邹胜龙提出一个方案:迅雷花5000万把此前只占股28%的迅雷大数据公司买回去 , 变成全资子公司 , 然后让迅雷大数据的所有股东套现 。
这条代表迅雷创始团队利益的提议 , 随即引发了大股东小米的激烈反对 , “P2P本来就是个坑 , 还要花5000万 , 这个没道理吧” , 陈磊说 。
小米继续站在了陈磊这边 。 只是 , 获得小米支持的陈磊 , 却也因此与迅雷创始团队结下了梁子 。
当小米不再支持陈磊 , 本来就与陈磊水火不容的迅雷创始团队 , 便无法容忍陈磊的存在 。
关联交易疑云
但陈磊还是没想到 , 新的管理层和大股东小米 , 会用这样的方式 , 对他进行驱逐 。
“如果董事会希望 CEO承担所有的风险 , 至少能做的事情是不在事后打击报复” , 陈磊告诉****《潜望》 , 迅雷的新管理层正试图通过网心的关联公司 , 为网心员工罗织罪名 。
据了解 , 问题的核心在于两家网心关联公司:海南链享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兴融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融合) 。
其中 , 兴融合的问题最多 。 陈磊解释 , 因为2017年工信部要求IDC、ISP、CDN企业不得私自建设通信传输设施 , 不得使用无相应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资质的单位或个人提供的网络基础设施和IP地址、带宽等网络接入资源 , 网心为了发展玩客云 , 就收购了这家公司并申请了相关许可资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