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晨报武志红:给孩子“我基本上是好的”这种感觉,胜过物质上的优越( 二 )


就像海蒂 , 多数时候周围人给予的都是认可 , 包括爷爷、皮特 , 以及克拉拉的奶奶等人 。 当然 , 她也被惩罚过 , 她偷偷把克拉拉带出去看山 , 回来被管家罚站 , 面壁思过 。
当内心拥有“我基本上是好的”这种感觉的孩子长大后 , 就不会过于在意外界的评价 , 更不会因为他人而失去自我 , 这就是在“成为你自己” 。
但是 , 现实生活中 , 很多人成不了海蒂 , 因为他们的抚养者很少尊重他们的感觉和自主的选择 。
趣闻晨报武志红:给孩子“我基本上是好的”这种感觉,胜过物质上的优越
本文插图
就像电影《半个喜剧》中的孙同 , 他总是妥协 , 包括好哥们郑多多和他的妈妈 , 进而无法尊重自己的感觉 , 更不能成为自己 。
他向郑多多妥协 , 是因为害怕失去友情 , 以及来之不易的工作和北京户口;他向妈妈妥协 , 是因为担心妈妈对自己失望、伤心 , 而他之所以不能跟着自己的“感觉”走 , 就是因为他没有形成“我基本上是好的”这种感觉 。
他对自己不自信 , 才导致不断向外妥协 , 而这种状态和他妈妈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
单亲妈妈含辛茹苦把他抚养长大 , “愿意为他牺牲一切” , 虽然影片没有过多介绍妈妈对他的教育过程 , 但我们可以推断出 , 基本上是一个成就导向型的妈妈和一个顺从听话的孩子 。
可想而知 , 孙同自己的感觉多数时候是被忽略的 。
可见 , 当焦虑的父母打破了孩子的感觉后 , 孩子就不敢正视自己的真实想法 , 于是会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外在的评价上 , 进而失去了对自己感觉的感受力 。 这也是很多人不自信的原因 。
趣闻晨报武志红:给孩子“我基本上是好的”这种感觉,胜过物质上的优越
本文插图
4.“我基本上是好的”这种感觉 , 是每个人都该拥有的
“我基本上是好的”这种感觉 , 是我们自信的来源 , 也是“成为你自己”的关键 。
作为成人 , 如果我们很难尊重自己的感觉 , 习惯逃避自己的真实感受 , 时常觉得自己不够好 , 那么就需要审视自己的成长经历 , 明白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 并有意识地做出改变 。
比如 , 我们可以试着在小事上根据自己的感觉做决定 , 然后慢慢扩展到其他事情上 。 当我们不断体验到“我的事情 , 我可以做主”时 , 就会形成“我基本上是好的”这种感觉 。 就像影片中的孙同 , 看清了妈妈的情感绑架伎俩 , 好友的死不悔改 , 以及自己要“活得像个人”后 , 做出了改变 。

趣闻晨报武志红:给孩子“我基本上是好的”这种感觉,胜过物质上的优越
本文插图
作为父母 , 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感觉” , 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真实想法 。
首先 , 尊重孩子的感觉和选择 。
就像影片中的海蒂 , 喜欢大山生活 , 但她的姨妈、皮特 , 以及女管家等人不理解 , 觉得她身在福中不知福 , 这也是很多“家长”常犯的错误 , 习惯把自己的评判标准放在孩子身上 , 最后导致孩子的感觉没有被重视 , 这就相当于否定了孩子的存在 。
当海蒂知道不能回到爷爷身边后 , 不久就出现了梦游症 , 而克拉拉的父亲答应海蒂回去后 , 到了爷爷家 , 海蒂的病就好了 , 而这就是“感觉被看见”的重要作用 。
趣闻晨报武志红:给孩子“我基本上是好的”这种感觉,胜过物质上的优越
本文插图

其次 , 相信孩子的“自己”是值得信任的 。
当父母选择尊重孩子的感觉时 , 会担心孩子放飞自我 , 产生负面作用 。 比如孩子喜欢看电视、玩手机 , 不学习怎么办?这时还尊重他们的感觉 , 就是在害他们 。
这时家长要做的是和孩子约定好 , 看电视或玩手机多长时间后 , 必须做作业 , 给予孩子一定的信任 。
其实 , 这个尊重与否的度 , 不好掌握 , 但大体上可以理解为 , 孩子是好的 , 而这也是在正向引导孩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