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佛僧的文庙从匈奴给汉的国信变化,看大汉的国力崛起之路
国信 , 是国与国之间的上层交流 , 兹事体大 , 不容有半点疏忽 , 从称呼 , 到措辞 , 都需要极好的分寸 。 否则影响国体 , 伤及尊严 。 因为国信具有“国际”意义 , 不能含糊 , 不然不但丢脸 , 而且把脸丢到外国去了 。
现在个人通信可以随意一点 , 古人却特别讲究 。 比较注重称呼的 , 一般来说 , 写信者都是尽量贬低自己身份 , 以显示对对方的尊重 。 比如司马迁给仁安写信 , 抬头就是“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 , 再拜言” , 不但说自己是个“做牛做马”的人 , 还要拜两次才写信 。 这至于到底写信前拜没拜 , 就不太清楚了 。 是谦称 , 称呼对方 , 要用尊称 , 所以司马迁叫任安的字 , 古人的字 , 是别人用来尊称自己的 , 自己不叫自己的字 。 别人称呼曹操 , 会叫“孟德兄” , 不会叫“操兄” 。 所以 , 司马迁给任安写信 , 称呼是:少卿足下 。
信的末尾 , 信末还嫌拜得不够 , 加一句“书不能尽意 , 略陈固陋 。 谨再拜 。 ”我说的话都是比较鄙陋的 , 但还是略微陈述一下 , 拜两拜 。 这个“再拜” , 明显不是拜拜的意思 。 这还算好的 , 很多古人信件结尾都是“百拜” , 比如“衲子慈恩合什百拜” 。 (见司马迁《报任安书》)
个人信件尚且如此 , 国书当然就更在乎称谓了 。
本文插图
历朝历代 , 中原天子非常看重这一点 , 公元607年 , 日本首次以天皇的名义给中国递书 , 国书的抬头是:“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隋炀帝“不悦” 。 中华皇帝眼里 , 天无二日 , 怎么可能会冒出一个旭日东升的小地方 , 视中华如日薄西山?什么玩意儿!隋炀帝直接拒绝接见 。
后世皇帝 , 也多有此事 。 西洋人见康熙、乾隆 , 不肯行跪拜之礼 , 皇帝都是很不高兴的 。
这当然也是要看国力的 , 国力强盛 , 别人自然不敢冒犯 , 无论是当面还是字里行间 。 国力弱 , 别人自然不把你放在眼里 。
汉代与匈奴相交很频繁 。 攻拒相持 , 时而大战 , 时而和睦相处 。 这期间 , 匈奴对汉的态度 , 是随着汉的国力变化而变的 。 这一点 , 从匈奴给大汉天子的几次国信里就能看出 。 国信 , 很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兴衰之象的 。
本文插图
玉门关大漠
匈奴首次至书 , 极尽侮辱 , 汉初国力不胜 , 忍气吞声
国书因为在乎称谓 。 所以很多时候就会在开头想占便宜 。
一般来说 , 汉族的皇帝爱占便宜 , 哪怕这便宜是买来的 。 他们的遵旨是 , 我每年给你进贡送礼都行 , 但是你必须承认我比你高一级 , 我是老子你是儿子 。 称呼不能变!少数名族的政权就有很多不在乎 , 比如李元昊的西夏 , 就无所谓了 , 你给我送礼 , 我就不打你 , 我也承认你比我高一级 。
匈奴和大汉朝就来往比较多 , 仗没少打 , 亲没少结 , 信当然也没少写 , 在称谓上也是争来争去 , 相持不下 。
据《史记》的记载 , 匈奴给大汉第一次写信是写给刘邦的老婆吕后的 。 那时候刘邦已死 , 吕后当权 。 单于冒顿就给吕太后写国书 , 严格的说 , 这信像是情书 , 也没啥称呼 , 司马迁只截取了里面重要的话——
“孤偾之君 , 生于沮泽之中 , 长于平野牛马之域 , 数至边境 , 愿游中国 。 陛下独立 , 孤偾独居 。 两主不乐 , 无以自虞(娱) , 愿以所有 , 易其所无 。 ”
(《史记·匈奴列传第五十》 , 下同 。 )
这段话的重点在最后两句 , 大概意思是说 , 我几次在边境上徘徊 , 想在中国旅游一下子 。
【爱佛僧的文庙从匈奴给汉的国信变化,看大汉的国力崛起之路】
推荐阅读
- 匈奴人|欧洲人为什么几乎不谈匈奴人?中国史籍为证,说多了怕成中国后裔
- 历史大波澜|原创 蒙恬横扫匈奴,为何关键时刻要求收兵筑长城?学者:秦始皇太精明
- 匈奴|强大的匈奴,为什么最终还是被汉族所灭?除内斗外,还有一个原因
- 大风泱泱|汉朝时期“近乎无敌”的匈奴,是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 蝼蚁知天命|匈奴人受汉化有多深?汉朝灭亡八十多年后,匈奴单于光复汉室
- 匈奴为何两千年的匈奴王陵墓中的遗物,令学者后怕不已?发现了什么?
- 鬼说天下原创 匈奴族的领袖为什么要追谥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
- 历史小酒吧华夏对匈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匈奴银龙之墓 千里同镜
- 毛乌素沙漠统万城,匈奴在黄河以南定都,为何在陕西榆林的毛乌素沙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