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李少春:5G和数字化时代打造智慧医疗需要四个重要要素( 二 )

今年二月初 , 中国看到新冠疫情的蔓延 , 在短短几天内获得全球的支持 , 2月11日IBM公司在中国率先免费提供IBM的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产品IBM ICD , 助力新冠病毒的研发 。目前全球已经收到接近50个针对新冠疫情的临床试验要求 , 有多个新药也正在利用IBM ICD加速临床试验建设 。5月份 , IBM免费开放八万项专利 , 携手各方抗击疫情 。只有专长才能在这个时期去促进响应 。
第二 , 医疗的数据和分析的能力 , 数字化医疗的价值来自于医疗的数据 , 数据的广度和深度都非常重要 , 如何能够结合电子病理系统、保险理赔系统、临床试验系统等数据源能够形成全方位的多维度分析记录 , IBM有能力分析全球超过2.63亿去隐私脱敏医学相关数据 , 几乎覆盖所有的治疗领域 。通过和我们的合作 , 越来越多的药厂和生命科学企业已经开始实践真实世界数据分析的价值 , 全球有超过2400的同级评审的医疗合作机构 。
IBM也和科研机构合作 , 助力新冠科研机构分析呼吸、循环、代谢、感染等疾病 , 通过超过三年以上连续大规模的历史数据支持新冠病毒的科研 。科学家们不分昼夜工作 , 市场上有AI技术更好挖掘历史数据的价值 , 希望通过这些技术加速科研 , 更好认识新冠病毒预防以及治疗 。
如何获得数字化的医疗洞察 , 并且把它付诸于行动 。在中国有超过30亿以上的慢病患者 , 在新常态下患者在院外长期护理和干预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 。
我母亲是混合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慢病患者 , 年后我和父母回到北京 , 分别在北京两个小区里面隔离 , 药店停业 , 大家无法出门 。通过在线购药业务 , 我帮母亲下单邮寄了充足的药物 。大家试想一下 , 如果通过数字化技术 , 是否可以从海量的历史数据里面定位到我母亲 , 分析出她的潜在需求 , 数字化的医疗管家能够主动对接我或者我的母亲 , 通过物联网的设备了解到她目前的高血压情况、血脂情况、起居和生活情况 , 社区医生设计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意见 。未来AI技术可以帮助构建患者数字孪生 , 上午听到数字孪生这样的概念 , 能不能构建患者的数字孪生 , 提供有温度的数字化医疗管家服务 , 帮助中国的社区医生和家庭医生获得他们的响应 。
最后一个最重要的但是也忽略的 , 可信、安全、合规 。无论是医院、保险公司还是药企业科研 , 都需要安全、可信、合规技术平台 , 增强患者对医疗的信任 。关于可信方面 , IBM在全球利用区块链和保险公司合作 , 提供更高效的健康数据分享、更有效的处理理赔和付款 。去年IBM和药厂区块链推动处方药和疫苗的识别、跟踪和追溯 , 让每个患者和患者家人都感到安心 。
我们还在朝着智慧医疗的愿景持续努力 , 需要医疗生态的合作伙伴们一起 , 其中包括管理机构 , 和决策者一起 , 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医疗和公共卫生的需求;包括和医院、保险公司一起改善我们的决策 , 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医疗;包括和影像机构和肿瘤专家一起 , 支持肿瘤科医生的科研 , 助力应对最复杂的肿瘤挑战;包括和药物研发人员、药品经济学家一起实现和降低药物的研发成本 , 缩短新药上市时间 。
这里面我们看到很多种技术力量正在改变医疗行业 , 人工智能、自动化、物联网、区块链、5G , 但这些技术都不是独立的 , 而是被融合在一起 。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利用我们全球的医疗行业专长 , 结合全面的数字化技术和安全合规以及可信的底层平台 , 助力分析高价值合规的医疗服务 , 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动智慧医疗 。
IBM全球CEO最近提到我们的两个策略:云、AI , 目前只有20%以上的业务开始了云上之旅 , 这个数字不是大家想象的50% , 更不到80% , 我们离企业人工智能的目标仅仅开始4% 。就如一开始短片里面提到的 , 有智者事竞成 , 智是智慧也是志向 , 中国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医疗健康市场 , Smart Health的未来就在我们眼前 , 希望与大家携手一起助力“健康中国203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