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儒历史文化交流带来的趋同性,浅谈匈奴人的宗教文化



钧儒历史文化交流带来的趋同性,浅谈匈奴人的宗教文化
本文插图

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钧儒历史文化交流带来的趋同性,浅谈匈奴人的宗教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 , 游牧民族一直和中原政权之间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 虽然在大多数时间里这样的关系是不友好的 , 双方经常处在战争状态之下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中原政权和游牧民族之间确实存在着文化交流的现象 , 并且对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

钧儒历史文化交流带来的趋同性,浅谈匈奴人的宗教文化
本文插图

古代匈奴贵族
在汉代的时候 , 中国北方最强大的游牧民族就是匈奴 , 他们从战国末年崛起之后 , 就一直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霸主 。 他们屡屡对中原政权发动进攻 , 是两汉政府的心腹大患 。 人们普遍将匈奴人视为仇敌 , 认为两者的文化和价值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 但实际上匈奴在和汉族政权的长期碰撞中已经吸收了汉族文化的不少内容 , 这在宗教等方面尤为明显 , 也正是如此 , 在东汉时期的匈奴才会依附于中原政府 , 接受皇帝的管辖 。
在两汉时期 , 匈奴人也和汉族人民一样将祭祀看得十分重要 , 而且他们祭祀的对象也和当时的汉人没有太大的差别 。 在汉人的影响下 , 他们还产生了祖先崇拜等宗教思想 , 这都是文化交流的极佳证据 , 也向我们揭示了在战争冲突之下 , 两个民族的文化融合之路 。

钧儒历史文化交流带来的趋同性,浅谈匈奴人的宗教文化
本文插图

匈奴人正在进行祭祀活动匈奴人对于祭祀的重视以及其祭拜仪式中政治色彩的加强
在中国古代有着"国之大事 , 在祀与戎"的说法 , 这说明从很早的时候开始 , 汉族人民就已经将祭祀视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了 。 这样的两件事放到当时的匈奴身上也是成立的 , 这个剽悍的游牧民族 , 除了发动劫掠战争之外 ,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每年定期举行的祭祀仪式了 。

钧儒历史文化交流带来的趋同性,浅谈匈奴人的宗教文化
本文插图

为了抵御游牧民族而修建的长城
当时匈奴人的祭祀活动分为两种 , 一种是在平日里进行的个人祭拜 , 还有一种是整个匈奴部落之间举办的祭祀大会 。 匈奴人的日常祭拜对象是天上的日月 , 在《史记》中记载 , 匈奴人每天早上都会走出营帐 , 朝拜初升的太阳 , 而在傍晚的时候会用相同的仪式来祭拜月亮 。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匈奴人的宗教还停留在相对原始的阶段 , 他们将自然界中存在的事物当做崇拜的偶像 , 似乎并没有从中提取出更高的超自然存在 。

钧儒历史文化交流带来的趋同性,浅谈匈奴人的宗教文化
本文插图

匈奴骑兵
除了这种日常的祭拜形式之外 , 匈奴人每年进行三次的宗教集会才是其宗教文化发展的重心 。 根据史料记载 , 匈奴人每年会进行三次大规模的集会 , 分别在每年的正月、五月和秋天 , 集会的地点则是大名鼎鼎的龙城 , 也就是单于王庭的所在地 , 而在最早时候 , 匈奴人最重要的祭拜对象是龙 , 这三次集会也被称为三龙祠 , 这可能也是龙城这一称谓的由来 。 此事在《汉书·匈奴传》中有如下记载:"岁正月 , 诸长小会单于庭 , 祠 。 五月 , 大会龙城 , 祭其先、天地、鬼神 。 秋 , 马肥 , 大会蹛林 , 课校人畜计 。 "

钧儒历史文化交流带来的趋同性,浅谈匈奴人的宗教文化
本文插图

匈奴古城遗址
这三次集会根据举办时间的不同也被授予了不同的意义 , 虽然在三次集会中都会有祭拜的行为 , 但是其规模和内在意义有着巨大的差别 。 在正月举行的集会并不面向所有的匈奴人 , 只有部落的首领们能够参与 , 在这次集会上 , 祭拜只不过是会议的一项议程 , 其最重要的作用是制定匈奴接下来一年的发展计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