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杰:3 个强烈信号,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二 )
新冠疫情之后 , 我们该怎么办?我认为应该分三个阶段 。修复经济第一阶段 , 今年1月份甚至到三季度结束 , 叫"修复经济" , 因为停工停产停业 , 导致了我们很大的压力 , 要有个修复的过程才行 。所以 , 我不太主张一开始提刺激经济 , 应该是修复经济 , 就像人得了大病一样 , 刚刚转过来不能大补 , 否则就出问题了 。修复经济最主要目标是"六保":保民生 , 保就业 , 保市场主体 , 保产业链、供应链 , 保粮食和能源安全 , 保基层运转 。 这是核心 。"修复经济"最主要做法是三条:1、减免税费 。 对企业和个人减免税费 , 因为疫情期间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 第一季度我们对企业减免税费7000多亿 。 我认为 , 第二季度应该继续 , 仍然按照第一季度减免 , 给第二季度继续减免(政策) , 甚至有一些服务业中间迟迟不能开工的 , 减免税费都可以推到第三季度 。 减免税费是第一个办法 。2、对企业和个人进行补贴 。 因为许多企业停工了 , 但员工的工资在照付 , 这种要素的费用都在照付 , 那么企业压力很大的 , 应该要补贴才行 。 对于失业的人就更要给补贴了 。最近我调研了一下 , 第一季度新增就业人口减少了90多万人 , 但实际领失业救济金的人没有增加多少 。 我问了一下有两个原因:第一 , 我们补贴的失业人员是城市登记失业率 , 不包括农民工 , 实际恰恰应该补贴给农民工 , 结果这个没有包括在里面;第二 , 可能手续比较复杂 , 有人觉得为几百块钱 , 办那么复杂的手续(没必要) , 所以 , 领救济金的人反而没有增加多少 , 但对我们来讲应该加大补助 。 对现在已经就业的这些人员 , 按照去年的情况 , 应该补助两三个月才行 。 但具体数字多少可以商量 , 有的企业补2000元 , 有些补5000元 , 都可以 , 但必须补贴 。3、保持流动性的充足和降低利率 。 因为疫情影响之后 , 企业的流动性都受到影响 , 所以应该保持流动性的充足 , 而且应该降低利率 , 这样才能使企业渡过这个难关 。所以 , 我想修复经济的主要办法就这三条 。刺激经济第二个阶段应该叫"刺激经济" 。 "刺激经济"应该在第四季度全面展开 。 怎么刺激呢?拉动增长三驾马车:出口、消费、投资 。 我估计出口可能作用不太大:第一 , 出口 。 现在全世界疫情还没有结束 , 要靠出口很快拉动 , 我们实际不可能 , 保持出口顺差几千亿人民币就不错了 , 所以 , 出口的贡献不会太大 。 因此 , 也不应该是重点 。第二 , 消费 。 消费实际也不行 , 现在看没有爆发 , 而是存款额很多 。 因为消费是受个体影响 , 它是个生命体 , 不可能因为上一个少吃了第二个就多吃 。 所以 , 消费实际很难 , 也不是重点 。第三 , 重点只能是投资 , 刺激经济的核心是投资 , 加大投资才行 。怎么投资呢?我估计分两部分:一、公共产品 , 也就是政府投资 。政府不能搞经营性投资 , 重点是公共沉淀投资才行 。 公共产品投资 , 大致上我看有四个内容:1、传统基础设施建设 , 我们叫"铁公基" 。 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 , 尤其我们现在对于一些经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密 , 像深圳到广州还没实现地铁化 。 这种全面的基础设施还有巨大的投资空间 。2、新基础设施建设 , 我们这次提了一个"新基建" , 新基建主要包括三个内容:1)信息类基础设施建设 , 5G之类的属于信息类的基础设施建设;2)混合类基础设施建设 , 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基础设施 , 像智能交通、智能能源等等 , 属于混合类的、融合类的所谓基础设施建设 。3)科创类基础设施建设 , 像大科学装置 , 实验室经济 , 科创中心等等 , 属于科创类的基础设施建设 。所以 , 新基建是包括了三大类 , 一是信息类 , 二是混合类 , 三是科创类 。 但有的同志提出来 , 新基建不应该是政府投资 , 而是企业投资 。 我认为 , 目前还属于公共产品投资 , 有一部分属于企业投资 , 但主要的新基建恐怕还是公共产品投资 。 我估计这几条力度可能会很大的 。3、都市圈建设 。 我们最近提了一个重要提法 , 叫推进都市圈的建设 , 比如对长三角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 , 城市经济圈要加大建设 。 都市圈的这种基础设施建设 , 将对整个投资有巨大作用 。我看了一个同志做了一个推算 , 都市圈建设对GDP的增长会拉动0.5%-1% 。 而且光单纯靠传统基建、新基建不行 , 还得加个"都市圈" 。 我觉得这是有道理的 。4、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 公共卫生投资是重要公共产品投资 , 这次来看 , 我们公共卫生体系确实要加大投资的 , 无论从预警到应对都要加大投资 , 像这次我们建设了一些医院 。 我估计疫情结束后就要把它维护下来 。公共卫生这个供给能力不能刚好和需求相应 , 要预防 , 闲置才行 , 不然一暴发疫情就没法应对 。 所以 , 公共卫生投资仍然是公共产品投资的一个重点 。 我看了一下 , 我们全国的这种所谓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都不行 , 都应该加大投资才行 。所以 , 我觉得投资的第一个叫公共产品投资 , 就是政府投资 , 重点是这四条 , 一是传统基础设施建设 , 二是新基建 , 三是都市圈 , 四是公共卫生体系投资 。 这对经济的拉动是有意义的 。二 , 经营性投资 , 所谓企业投资 。经营性投资 , 从目前我们分析来看 , 投资重点仍然是三大产业:1、战略性新兴产业 。 可能还是投资的重点 , 就是我们经常讲的8个要点: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生物工程、信息技术、新一代新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 。 这8个要点空间实际仍然非常大 。2、现代制造业 。 现代制造业现在一个短板 , 讨论中间大家提了6个要点:航天器和航空器高铁核电特高压输变电装备数控机床现代船舶和海洋装备这6个仍然是现在中国制造业重点的空间 , 要加速推进才行 。3、服务业 。 服务业还必须加速 , 四大服务业都应该加速 。1)消费服务业 , 像养老、家政这类服务业都得加速 , 医疗卫生、大健康 。2)商务服务业 , 无论是金融、商事服务还是园区管理服务现在看来空间仍然很大 。3)金融产品服务 。4)文化服务业 , 影视、音乐、戏剧 , 收藏、非遗、博物馆 , 一系列所谓的休闲旅游等等 。服务业仍然是投资的重点 , 当然 , 这次服务业也是受重创最大的一个行业 。 这次服务业受影响 , 有一个服务项目是逆市而升的 , 像网上购物 , 用现代技术改造服务业的项目都很厉害 , 这也说明我们服务业得想办法提升才行 。 过去一直讲 , 但动力不足 , 这次分析这个问题很重要 , 服务业仍然是重要方向之一 。总体来讲 , 企业经营性投资来看 , 这三大产业仍然是中国投资的重点 。这样一来 , 投资可能是刺激经济的最主要的重点 , 分为两大块:一是所谓公共产品投资 , 四条 , 企业经营性投资三大产业 , 我估计如果四季度刺激性政策出台 , 资金到位的话 , 应该在2021年上半年 , 投资拉动就会显现出来 。 2019年 , 消费是站在第一位的 , 实际2021年 , 我估计投资可能会重回第一位 。所以 , 第二季度应该是刺激政策 , 重点是投资 。 消费未来会再次上升到第一拉动力 , 但2021年和未来一段时间应该是投资 。这是我们怎么办的第二阶段 , 刺激性政策的重点 , 不是刺激出口 , 也不是刺激消费 , 是刺激投资 。深化改革第三个阶段还得是深化改革 , 最终我们的发展还有赖于改革才行 。 所以 , 我们应该第三阶段 , 尤其到2021年底 , 后半年的时候 , 改革应该成为主题 , 要继续深化改革 。 怎么深化改革呢?我认为 , 改革的方向主要是三个:第一 ,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重要方向 , 用现在的提法 , 资源配置上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 更好地发挥作用 , 实际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真正明确生产经营的主体是企业 , 政府是社会公共管理主体 , 这是现在看到的 , 再进一步证明了这一条 , 政府作用很大 , 但也就是在社会公共管理服务方面作用很大 。中国这一次疫情做得很好的 , 政府这方面的作用发挥得很好 。 但大家注意 , 真正的经济经营的主体是企业 , 所谓企业和政府关系的改革仍然是改革的重点 。 企业作为生产经营主体 , 三大权力必须交给企业:1.独立法人权;2.企业提取选择权;3、投资经营权 , 是企业必须要拥有的 。政府的重点不在于直接干预经济 , 主要制定和运作宏观经济政策 , 这又包括了所谓五大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国际收支政策、社会政策 。 政府的重点在于宏观政策的运作 , 而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 , 他应有的权力应该给企业才行 。 所以 , 市场经济的方向不能动 。这次在疫情的过程中间 , 政府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 。 但我很担心会形成惯性 。 疫情过去之后 , 会不会政府作用还在强化?应该要分清楚 , 这是政府作用的重点 , 还是作为社会公共管理存在的?现在我们要进入刺激经济阶段 , 注意 , 千万不要过度地释放政府的作用 , 我们应该考虑到加强市场的作用才行 。 所以 , 市场经济改革仍然是方向 , 千万不要摇摆 。这次我有点担心 , 原因就是 , 这次在对抗疫情中间 , 政府尤其基层政府起了很大的作用 , 这样会不会搞成一个印象 , 是未来经济也得靠政府 , 应该要研究这个问题 , 我觉得应该搞清楚 , 我们仍然是市场经济的方向 。 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是市场 , 只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已 。 所以 , 企业仍然是生产经营的中心 , 政府是社会公共管理中心 。企业作为生产经营中心 , 它所拥有的独立法人权 , 企业体制选择权和投资经营权都必须拥有才行 。 政府的重点在社会公共管理上 , 他对经济的主要做法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收支政策 , 所谓的产业政策和社会政策的运作而行 , 这是一个大问题 , 这是深化改革的一条——市场经济 。第二 , 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的方向必须坚持 , 就是各种不同经济成分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特征 , 他们都能在自己所最发挥作用的领域发挥作用 。 所以 , 我们应该要平等地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作用 , 混合经济是个方向 。 这个非常重要 。这次疫情中间 , 恰恰混合经济在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 非常有意义 。 所以 , 混合经济是个重要的方向 。 混合经济里重要的是要平等地对待民营经济 , 这是一个核心 , 因为混合经济中间 , 民营经济获得平等地位是个大问题 。最近我和民营(企业)聊过天 , 他们告诉我不要优惠 , 我们实际不是优惠的问题 , 我们获得平等地位就行 。 优惠的意思是给了你比别人更好的条件 , 实际许多不是优惠 , 平等给我们就行 。所以 , 对民营经济的重点是平等地位 , 那就是经济上的平等 , 将经营领域 , 融资的方式进行平等 , 法律才能平等 , 我们平等保护各类产权才行 。政治上的平等、社会上的平等、文化上的平等 , 整个社会应该有一种理念 , 不能强调什么经济成分高于某种经济成分的问题 , 应该平等地对待各种经济成分 , 这是混合经济的重点 。实际上大家注意到 , 最近民营经济中间 , 受损害的企业比较多 , 尤其中小企业压力非常之大 。 所以 , 如果我们不再平等对待 , 可能麻烦就更大一点 。 混合经济这个方向绝对不能动摇 , 要平等地对待民营经济才行 。所以 , 不要讲"优惠" , 实际我去查了一下 , 一些地方提出来"二十条优惠" , 我看了一下 , 不是平等 , 实际平等给他应有的权利就行了 。 民营企业告诉我们 , 不要优惠要平等 , 所以 , 混合经济的核心是实现对民营经济的平等对待 , 那就是经济上、法律上、政治上、文化上平等对待 。 这是混合经济方向 , 必须坚持 。第三 , 法治经济 。法治经济非常重要 , 法治经济是整个经济的所谓动力来源 , 所以 , 一定要坚持法治经济 , 不能以政代法 , 不能以党代法 , 要彻底走向法治经济 。 我们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 应该是法治经济 。中国的经济一旦通过修复、刺激进入常态之后 , 我们还得回到常态上来推动改革 , 那么改革的方向就是市场经济、混合经济、法治经济 , 这三条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向 。我比较担心的是 , 因为这次疫情过程中间 , 政府行政力量起了很大的作用 , 这是应该的 , 但是一旦这个疫情过了之后 , 我们进入常态化的时候 , 我很担心会不会出现行政性 , 政府性很强的倾向 。 所以 , 有必要现在就提 , 市场经济、混合经济、法治经济 , 这样才能使我们下一步改革中才能推动 。怎么应对上 , 我想我们应该分三个阶段:修复经济应该是到今年第三季度 , 我们提出"六保" , 办法就是三条:减免税费、补贴、保证流动性充足和降低所谓资金的成本 。 大致上到第三季度 , 可能会帮助企业和个人逐渐走出疫情的阴影 。第二个阶段就是刺激经济 , 因为经济总算停摆了三个季度 , 不刺激一下也不行 , 所以 , 第四季度我们应该加大刺激的力度 。 而刺激的重点不是消费 , 不是出口 , 而是投资 , 现在来看真正对我们很快见效的还是投资 , 投资分为公共产品投资(政府投资)和所谓的企业投资两类 。 政府投资现在这四条大家都公认了 , 传统基建、新基建、都市圈建设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第三阶段 , 投资应该在第四季度全面推进之后 , 我估计2021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基本可以恢复常态了 , 这时候就将进入第三个阶段 , 就是深化改革了 。 因为我们改革实际还没有完成 。 所以 , 要继续深化改革 。改革的方向实际是这三个:第一 , 市场经济关键是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第二 , 混合经济 , 关键是公平地对待民营经济;第三所谓的法治经济 , 只有在法治经济基础上 , 人们才有信心 , 不然没有法治经济的保证 , 人们都移民了 , 怎么去搞经济?要法治经济 , 雷打不动 。 而且现在宪法、民法、刑法都在完善 , 应该进一步进入法治经济才能解决问题 。如果这三个阶段:修复经济、刺激经济、深化改革能够到位 , 我认为 , 中国经济会走过这次难关的 。 而且一旦走出了 , 我估计会改变世界格局 。这次疫情可能是改变世界格局的一个重要的偶然事件 , 但是会推动世界格局的变化 。 中国如果能率先走出疫情的影响 , 经济很快迈出正步的话 , 那么显然比有些国家最起码早半年到八个月 , 这样一来 , 可能使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比重将更进一步提高 。而且加强中国在这次疫情的刺激经济中间 , 我觉得我们做得很好的 , 因为没有一下子刺激经济 , 是修复经济 , 那就是没有太多的过度动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我们虽然承认这次 , 宏观负债率阶段性上升 , 流动性也有所增加 , 总体来讲 , 我们整个财政货币政策还是比较谨慎的 。 这样一来 , 对未来的世界将有很大的影响 , 不少发达国家 , 这次大家看到 , 大规模释放流动性 , 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后遗症 , 而中国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比较谨慎 。 未来会产生问题 , 但我认为后遗症不大 。如果是修复经济阶段 , 我们过度地强调刺激可能后果恰恰相反 。 前段时间 , 有人认为 , 我们应该反弹性的消费爆发 , 结果没想到存钱的人越来越多 。 这次你们知道 , 疫情也是人为地提出了新的认识 , 比如说对抗疫情重要的一个基础是财富和物质基础很重要 。有人在家两年不上班都可以 , 有的人两个月就不行 , 因为有人没有财富的积累;有的企业可能停产停工停业一年都没问题 , 有的可能两个月就不行了 。 所以 , 人们认识到 , 未来要有预留才行 , 不能把所有财富用于消费和投资 , 要有余存 , 无论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要保持才行 。这样一来 , 人们的认识变动之后 , 你一开始就刺激经济 , 根本刺激不起来的 , 因为人们有新的认识了 。 所以 , 可能第一阶段我们重点还是修复经济 。 我觉得财政的补贴、减免税费和流动性充足、降低流动性的使用成本 , 这方面的政策还可以力度再大一点 , 可能有好处 , 不要过度地强调政策 , 因为没有作用的 , 刺激不起来的 。一旦到了刺激阶段 , 就是所谓的第四季度开始 , 要刺激经济的时候 , 一定要选准方向 , 不能乱设计 , 我认为 , 重点还是投资 , 我们应该把整个力量放在投资上 。最近可能在刺激重点上仍然有分歧 , 有的可能强调消费多一点 , 甚至有人强调出口多一点 。 我估计 , 真正对我们经济很快起到刺激作用的还是投资 , 所以 , 应该加大投资 。一旦投资见效之后 , 中国进入常规了 , 就要深化改革 , 不能拖延 , 应该在明年(2021年)的第二、三季度尽快地推动改革 。 接下来如果这种修复经济、刺激经济和深化改革 , 把握好的话 , 中国会在这次疫情中间 , 把危变成机 , 可能会导致世界经济格局的变革 , 将是有意义的 。所以 , 我们如果能够按照修复经济——刺激经济——深化改革这个趋势来推动的话 , 中国经济的前途是没有问题的 。我对我们这一次未来的方向仍然是比较乐观的 。 这是我和大家聊的 , 我对新冠疫情总体的判断 。谢谢诸位新老朋友 。排版| 新一几审校| 叶开甫轮值主编| 叶正新
推荐阅读
- 中国天眼捕获可疑信号,暂时不知是什么
- 支持年青人摆地摊 反对老年人摆地摊
- 强烈谴责“支付宝”诱导消费与强制消费行为!
- 强烈谴责“支付宝”诱导消费与强制消费!!!
- 没想到美国民众对政府有如此强烈的不满
- 周评:原油背后隐瞒巨大风险,警惕黄金假抛信号!
- 奥地利极个别人散布反华辱华言论 中国:强烈谴责
- 外交部|外交部:对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涉疆法案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 冷静期挡住了离婚也挡住了结婚
- 人民币一度跌超300点,创9个月新低!什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