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进攻,华为入场,互联网地图迎来大变局
文章图片
【滴滴进攻,华为入场,互联网地图迎来大变局】核心要点
市场可能高估了美团与滴滴之间的冲突 , 而低估了滴滴与高德之间的竞争 。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 , 华为便在组建自己的地图团队 。
腾讯地图或因数据质量问题遭遇考验:公开信息显示 , 今年1月中旬 , 特斯拉地图数据服务商由腾讯地图更换为百度地图 。
平静已久的互联网地图行业迎来了一个重要变量 。
今年的五一长假来临之前 , 滴滴安卓版低调上线一个新功能:公交换乘查询 。 目前 , 滴滴iOS版也已上线公交功能模块 , 只是在主菜单栏位置比较靠后 。
这并不是滴滴第一次想切入公交服务 , 早在2016年 , 滴滴就曾推出独立的公交查询产品 , 2018年 , 滴滴再次试水公交业务 , 在南京、青岛、贵阳、深圳联合公交公司推出滴滴公交 , 通过平台可以呼叫公交 。
但滴滴本次的公交业务与前述尝试存在显著区别 。 首先 , 此次推出的公交查询业务集合在滴滴主APP内;其次 , 相关服务类似高德地图的公交换乘查询 , 未切入到重线下、重运营的公交运营层面 。
文章图片
也就是说 , 滴滴此次的公交业务重要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凸显 , 同时 , 公交换乘查询模块的加入 , 也延展了滴滴出行工具的边界 。
上线公交业务是滴滴因顺风车事件低调近两年后的一次谨慎试探 , 在此之前 , 出于安全、监管和舆论的考量 , 滴滴在业务层面选择收缩 , 与此同时 , 高德、美团等平台激进补位 。 在2017年低调上线打车业务后 , 高德地图于2018年上线聚合打车服务模式 , 得益于网约车新政培育的新型供应端资源 , 高德地图得以迅速打开局面 , 成为网约车市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
舆论层面 , 美团打车被视作滴滴的最有力挑战者 , 而从实际业务对标及竞争关系来看 , 市场可能高估了美团与滴滴之间的冲突 , 而低估了滴滴与高德之间的竞争影响——事实上 , 二者的竞逐对于用户渗透率极高的地图行业会带来很大改变 。
在滴滴逐渐走出蛰伏期 , 开启新一轮进攻模式后 , 网约车以及承载网约车服务的底层产品互联网地图 , 正在迎来变局 。
高德转向
在滴滴与美团热闹的PK战背面 , 作为国内头部互联网地图服务商 , 高德地图正在抓紧时间修建自身的护城河 。
据「深响」了解 , 早在两年前 , 高德地图内部就已经将滴滴视作头号竞争对手 , 而此前 , 被列为头号竞争对手的是百度地图 , 目标的转移结合滴滴的最新战略不难理解 。
今年4月16日 , 滴滴出行CEO程维在公司战略会上公布了未来三年的战略目标 , 即“0188” , 其中的两个8一个意指国内全出行渗透率8% , 另一个指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 。
文章图片
全出行的提法已经跳出了市场对滴滴提供网约车服务的既往认知 , 公交业务上线是一个明显信号——除了包括出租车、网约车、共享单车之外 , 滴滴还在试图提供出行的信息解决方案 , 最终 , 它希望承担的 , 其实就是用户手机里的地图APP所承担的功能 。
而对互联网地图产品们而言 , 滴滴在网约车业务上的壁垒更难攻破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当百度地图主打AI提升地图导航体验 , 仍聚焦互联网地图的传统功能时 , 高德地图已经看到了滴滴潜藏的巨大威胁 , 因此 , 其将滴滴视作头号竞争对手的做法不难理解 。
2017年 , 当美团在南京上线打车业务吸引全民注意时 , 高德地图也低调上线打车业务 , 但是无论美团还是高德 , 通过复制竞争对手打法的尝试都未取得理想效果 , 因此高德在次年转换思路 , 于2018年7月上线聚合打车服务模式 。
所谓“聚合模式” , 是指高德地图、美团等平台通过接入第三方网约车平台来提供打车服务 , 与以滴滴为主的自营模式相比 , 聚合模式重在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的分工协作 , 来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
这一模式大获成功 , 以至于滴滴在2019年中旬一度计划上线聚合模式以应对竞争 。
与滴滴相比 , 高德可谓是地图行业“老大哥” 。
高德是一家拥有十余年历史的地图公司 , 其发展阶段可以概括为:汽车导航、阿里巴巴以及移动时代 。
2001年 , 高德公司成立 , 彼时其主营业务为GPS应用 , 以车载导航仪销售为主 , 是国内首家具有航空摄影甲级资质的民营企业 。 从2005年起 , 高德先后为多家汽车厂商提供导航电子地图 , 依靠此业务高德于2010年7月1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
2013年 , 高德地图开始转型互联网 , 该年8月其宣布导航产品免费 。 此前 , 高德导航售价为50元人民币 。 根据彼时其公布的数据 , 当时高德装机量为7000万 。
2014年2月 , 高德被阿里巴巴全资收购 , 这是高德完全进入移动时代的转折点 , 从此 , 高德的竞争对手不再是原来维度里的导航公司 , 更多成为阿里巴巴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得益于自身在底图数据上的优势 , 高德在并入阿里巴巴体系后迅速完成移动互联网转型 , 成为与百度地图直接对标的互联网地图服务商 , 2016年 , 双方还曾爆发谁是业界第一的口水仗 , 但随着百度地图自身转向 , 以及俞永福离任影响 , 高德与百度之间的摩擦日益降温 。
文章图片
围绕网约车的系列布局后 , 高德地图的竞争重点转移 。
从2016年开始加大对地图业务投入的滴滴 , 此前一直将地图作为支撑服务的底层工具 , 公交上线意味着这一底层能力正在走向台前 。
无论是从网约车服务切入全场景出行 , 还是从地图工具切入全场景出行 , 滴滴与高德之间的竞争愈加直接 , 随着二者在服务和工具上的配备逐渐靠近 , 双方争夺的用户其实已经高度重合 , 战争不可避免 。
地图新变局
在滴滴低调切入地图服务的同时 , 另有巨头在默默布局地图业务 。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 , 在发展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场景OS鸿蒙和移动生态HMS的同时 , 华为对地图业务也不断加码 。
在2019年8月的华为全球开发者大会上 , 华为HMS向开发者开放了面向海外的地图能力 , 今年上半年 , 华为正式在其应用商店AppGallery上架自家的导航地图HEREWeGo地图 , 该地图已支持100多个国家1300多个城市 , 服务不仅支持最基础的定位、导航功能 , 常用的步行、公交、汽车路线出行建议、打车等服务也一应俱全 。
文章图片
HEREWeGo地图的底层服务并非华为自研 , 而是来自诺基亚推出的Here地图(2015年被宝马、奔驰和戴姆勒三大汽车厂商组成的收购集团以25亿欧元收购) , 在全球市场 , 除谷歌地图外 , Here地图是为数不多能够提供相对较全的地图数据和地图服务的产品 , 因此 , 在无法使用谷歌的相关服务后 , 华为选择了与Here携手 。
不过 , 华为对地图的投入并没有到此为止 , 据「深响」了解 ,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 , 华为便在组建自己的地图团队 , 由于中国的互联网地图人才主要集中于北京 , 为了提高研发效率 , 华为要求地图团队去松山湖总部封闭开发半年 , 目的不言而喻:以最快速度生产出自研地图 , 摆脱对第三方图商的依赖 。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 , 组建团队自建地图服务都是一件投入巨大的事情 , 华为组建地图团队 , 研发自研地图的动作 , 足以体现其发展鸿蒙及HMS生态的决心 。
文章图片
虽然华为自研地图的当下战略重点是海外市场 , 但随着相关业务逐渐成熟 , 国内市场会成为其绕不开的一块 , 这意味着在滴滴之外 , 行业会迎来另一重磅选手 。
伴随滴滴、华为对地图业务的加码 , 原本平静的行业已经开始出现波澜 。
在2018年930变革后 , 腾讯地图被并入CSIG , 承担着拓展车联网业务的重任 , 作者从接近腾讯地图高层人士处获悉 , 腾讯地图在2019年或因数据质量问题丢掉重要客户 , 在该年的绩效评定中 , 团队多位管理者绩效考核被打二星 。 公开信息显示 , 就在今年1月中旬 , 特斯拉地图数据服务商由腾讯地图更换为百度地图 。
文章图片
因此 , 当华为加大地图业务投入 , 招募团队时 , 腾讯地图出现了部分人员流失情况 。
与短视频、内容社区等产品不一样 , 地图是一个平日并不热闹 , 对用户的时间消耗没有那么严重的产品 , 但从实际效用来说 , 地图已经成为大部分用户的刚需 , 是用户出行的第一入口 , 也是拓展自动驾驶、智慧交通、车联网等更广阔业务空间的底层能力 , 因此对于有实力的大厂而言 , 地图从来都是无法拱手让人的战略要地 。
在新的变量出现后 , 行业对于发展路线的争论、对上游数据的争夺 , 以及对相关人才的争抢都会加剧 。 更重要的变化在于 , 随着滴滴从服务侧切入撬动行业格局 , 互联网地图的产品逻辑、商业模式、资源布局会被重塑 , 而这将反过来影响行业的竞争焦点 。
硝烟只会渐浓 。
推荐阅读
- “去美国化”只是理想状态,华为去年采购1300多亿美国零部件!
- 奇怪了!任正非都没用华为手机,凭什么要求董明珠用格力手机?
- 华为发布突破性 5G 天线技术:承载功率一千瓦以上
- 华为畅享Z即将发布 除了5G双模全网通 还有这些前沿配置
- 华为 5G 天线技术又有新的重大突破:承载功率一千瓦以上,辐射效率提高 20%
- 乔丹创下三大“进攻纪录”,20年来无人超越,一项纪录或会尘封
- 鸿蒙系统+1.08亿像素主摄华为P50,华为P30跌至白菜价在即
- Red K30 Pro与华为nova7 Pro该怎么选?看完本文你就懂了
- 美国又故伎重施?继华为芯片之后,特朗普再对360公司下手
- 华为Mate40全新渲染图曝光,Mate30跌至白菜价,花粉:服